航天员在空间站为何出舱,出舱7小时在维修什么?得知真相太伟大

2024-11-02 16:00:25
2022年神州十三号飞船,在东风着陆场安全着陆,2021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一共完成了5次发射任务。天和核心舱和2艘载人飞船的发射,2艘货运飞船的发射,并且在轨验证了7大关键技术。在此次神舟十三号的在轨活动中,完成了多个史上第一,尤其是王亚平,是我国第一个出舱的女航天员,那么问题来了,航天员出舱到底是在干什么?他们出舱之后,在舱外待了几个小时,这几个小时之间,他们又做了什么?又为何要出舱?我国太空漫步第一人是翟志刚,不过翟志刚当年出舱的时候,主要是为了出舱这一技术,所以出舱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国的航天技术一直在发展中,现在已经可以出舱作业了。在宇宙之中,人类是非常渺小的存在,很多人好奇,航天员出舱,到底是怎么出舱的?难道不会飘走吗?因为微重力的原因,人类在宇宙之中是会漂浮起来的,我们常看到的航天员,在空间站中,可以漂浮在空中做很多动作,但是这都局限于在舱内,一旦出舱没有措施的话,就会飘走,具体飘到哪里就不知道了。所以航天员出舱,必须一起准备就绪才能出舱,航天员出舱的时候,穿戴的是一整套的航天服,并且很多人注意到,航天服上有一根绳子,连接着航天员和空间站。这就是航天员和空间站的联系,一旦没有这根绳子,航天员就算穿着再高科技的航天服,也会一下子就飘走了,飘到哪里就看定数了。不过也因为害怕这个绳子缠绕,所以一般这根绳子不会超过5米的长度。那么航天员出舱之后,又会做些什么呢?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需要航天员出舱进行维护工作,尤其是我们空间站,并不是一次性发射成功的,而是多次发射,最后组装在一起的。所以这就需要我们的宇航员,出舱工作,将一些地方对接在一起了。这就是很多人好奇,航天员出舱,对着一堆东西,动来动去的,但是大家都不知道他们到底在干什么。神舟十二号飞船一共出舱两次,第一次是2021年7月4日,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刘伯明和汤洪波,两个人出去了一次。第二次出舱时2021年8月20日,14时33分,这次是聂海胜,刘伯明第二次出舱,这次的出舱,他们是带着任务去的。这次两个人安装了一套扩展泵组,并且抬升了一个全景相机,并且这次刘伯明登上了机械臂,进行了首次任何机械臂的协同配合,用机械臂将航天员载到需要维修的地方。这次出舱作业,刘伯明,聂海胜,汤洪波三个人都有着明确的分工,指令长聂海胜负责在舱内操作机械臂,而刘伯明需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之后就是借助机械臂工作。而汤洪波则是借助舱外的扶手,爬行到作业点进行辅助,三个人的分工非常明确,并且最后的效果也很好。神舟十三号飞船,也是进行了两次的出舱活动,第一次是2021年11月8日,1时16分指令长翟志刚,航天员王亚平两个人出舱,进行了长达6.5个小时的舱外作业,他们完成了机械臂悬挂装置,还有装接件安装,舱外典型动作测试等任务。第二次是2021年12月26日,18时44分,指令长翟志刚,航天员叶光富,进行了长达6个小时的舱外工作,最后成功返回天和核心舱。不过出舱作业的时候,也会出现意外的情况。2006年的时候,美国NASA宇航员,在维修的时候,不慎掉落工具,最后飘向了太空中,这些物体一旦掉落,在太空中时速会超过28000公里,很容易撞上空间站,这样的距离,撞上空间站,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只能通过追踪,来观察这个工具,在即将撞上的时候,可以将空间站位置,在地面技术人员的操作下,上移一点。2021年6月18日,国际空间站太阳能电池板老化,按照原定计划需要更换,此时就需要宇航员出舱,但是在出舱之后,意外情况发生了。此时宇航员的航天员,出现了故障情况,暂停了两次工作,不仅如此,最后在展开电池板的时候,也遭遇到了困难,因为时间原因,最后宇航员们只能选择回到舱内。到了6月20日的时候,才有重新出舱,继续了太阳能板老旧电池的更换。航天员们并不是长期在舱内工作的,往后太空行走,已经成为必需的事情了,很多作业是机器不能完成了,于是航天员这时候就需要出动了。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