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空间站将首次6个航天器均用锂电池供电
2024-10-30 12:00:23
发射升空 本文图片均为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供图10月30日4时27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由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至预定轨道,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将与神舟十八号乘组在轨轮换,6名航天员将同时在轨短期驻留。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左)作为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在空间站工作生活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进行多次出舱活动,开展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实(试)验与应用,完成空间站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平台设备安装与回收等各项任务。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又称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获悉,本次发射八院承担了神舟载人飞船的推进舱结构与总装、电源分系统、对接机构分系统、测控通信子系统、总体电路分系统推进舱电缆网及三舱配电器等研制任务。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飞行任务,空间站将首次迎来3舱3船共6个航天器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的新局面。捕获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此次神舟十九号飞船将采用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对接机构是完成此次交会对接、确保航天员顺利进入空间站的关键产品。为了实现在轨的可靠对接和分离,八院飞船研制团队将两个对接机构的接触情况分成22种类型并开展数字仿真,通过加严设定上百项关键参数的包络范围,精益求精、稳操胜券。同时,研制团队还在地面完成了全自由度、高低温环境下的各项试验,包括31次捕获缓冲试验、5次连接分离试验,将捕获时间控制在2秒以内,分离角速度控制在每秒0.5°以内。目前,对接机构已在轨完成32次对接、28次分离任务,均取得圆满成功。航天员出征推进舱是神舟飞船的三个舱段之一,舱上安装了6大分系统的设备,包括40台发动机和纵横交错的管路和电缆网,为整船提供推进动力、光伏电能、测控通信、姿轨控制、温度控制和航天员生命支持功能。悉数发射场流程,从总装恢复到最终点火发射,八院试验队需开展6个阶段共215个工作项目,特别是推进舱上有极性安装要求的设备66台、整舱测温点100多个、保护件160多个、接插件570多个。因此,无论是设备安装还是电缆插接,都对推进舱总装操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针对多人集中、高危易错的风险,试验队重点关注产品最终状态的符合性和稳定性,在设备安装极性确认、电缆走向及二次绝缘防护、最终状态比对确认等方面逐项把关、不漏疑点,确保载人飞船飞得平稳、飞得可靠。神舟十九号飞船八院试验队在工作中交会对接时能进行空空通话作为飞船的两大关键系统,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也在常态化、高密度的发射节奏中逐渐完成了升级换代。通过与空间站联合协同,逐步建立起可靠的能源并网机制,并协调利用测控链路,让飞船实现用电平稳自由、信息交互畅通,实现“看得见”“听得见”“找得到”。从神舟十八号开始,神舟飞船的主电源储能电池升级为更先进的锂离子电池,单组电池扩容达到30%以上,同时新增了更为精准的充电分流控制模式,安全控制策略自适应能力进一步提升。随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开启飞行任务,空间站将首次迎来3舱3船共6个航天器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的新局面。无论是径向停靠的神舟十八号,还是前向停靠的神舟十九号,在可靠的并网模式下,将能源系统的控制策略整体优势发挥到极致,系统也更安全。测控通信分系统为载人飞船专门研制了图像、话音、着陆搜寻三个特殊领域的相关设备,即使飞船身处火箭上升时的振动中,仍能可靠实现舱内外图像天地传输;在与空间站交会时相距几十公里,飞船内航天员既可以通过空空通信链路与空间站内航天员进行通话,也可通过中继信道、数传信道进行天地话音通信;着陆搜寻设备在飞船正常返回着陆段或应急状态下着陆时,可发出信标信号,为空中和地面搜寻提供精准的引导。神舟十九号飞船八院试验队在发射场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