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家电维修(邢台123和58同城哪个好)
找全国工作上58同城,信息确实比较齐全点,但是要注意分辨,谨防别骗!
市区找工作,可以上邢台123,一些比较大的厂子和公司一般都没有,信息相对比较杂乱,而且安全无保障(本地的话相对好点)。
最近新上线了一款APP-邢台生活,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外地招聘信息,只有邢台本地的招聘信息,各个区县的都有,不管是进厂还是行政岗的工作,上面都有。而且需要企业认证之后才能发布招聘信息,相对比较安全。
应用市场搜索邢台生活,下载注册就好!
途径之一:高端人才专业化
从调查来看,全省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学校有近40所。整体上,全省培养家政专业人才的学校数量较少,还处于起步阶段。
浙江树人学院是家政人才培养的先行者。学校1994年就开设了家政专业,2001年设立家政学研究中心,2006年建成校重点学科,2012年家政服务业成为省重点研究基地——现代服务业研究中心的一个重要方向。20年来,为社会培养了一批家政服务管理类专门人才,同时围绕家政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适配等相关问题,特别是在我省家政行业的前期培育、服务规则研究和标准化建设等领域,开展了大量的科研和社会服务工作。
2013年6月,在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下,海宁卫生学校与衢州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积极实践养老护理“五年一贯制”人才培养模式。招收五年一贯制(高职大专)的老年护理方向和婴幼儿方向学生100名,采用“2+3模式”依托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水平,联合培养大专层次的高素质技能型的养老护理等卫生类家政服务人才。
一些地市闯出了自己的路。例如,温州市成立了由3所高校、3所中职学校以及3家企业组成的家政职业教育联盟,2013年上半年已招收了中职养老护理专业、学前教育(保育员方向)、社区养老护理在职学员、高校养老护理专业等学生。尤其是平阳县职业中专立足区域需求,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开展了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工作,并申报了家政与社区服务省级实训基地。利用“大家政”的理念,在早教保育、家电维修、物业管理、社区服务、护理护工等领域开展了专业群的建设。丽水市在遂昌县职业中专开设了家政服务专业,在其他中职学校开展了维修电工、烹饪、护理等专业人才的培养。每年招收与毕业的学生都达千人。
2013年4月,“浙江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联盟”应声落地。联盟是在省委省政府关心下、在省教育厅的直接领导下成立的,理事单位集合了学校、培训机构、家政企业、行业协会、社区中心、医院及各类服务机构,联盟的中心工作就是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与培训。自联盟成立以来,在机构和机制建设、人才培养和培训、科研与社会服务等相关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围绕家政管理、养老护理、母婴护理、家务助理等领域,全面开展各层次的培训工作。联盟成员单位大力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如浙江树人学院针对家政企业转型升级的急迫需求,在企业管理的学科框架下招收家政管理本科专业;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积极探索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式”人才培养;刚刚成立的“杭州师范大学三替家政学院”,将采取“双元制(工读交替)+双证制(学历+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由浙江树人学院牵头,联盟将与省教育考试院共同研究、探索“证书+课程”的学历教育模式,积极筹备开设家政专业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对家政人才的培养实施较为深刻的改革与创新。
途径之二:低端人才品牌化
面对下岗的打击,嵊州石璜镇三村人钱亚君没有被击垮,她通过专业培训后,重新走上了再就业的道路,现在的她已然成为了月嫂界的“大明星”。2013年6月份,钱亚君跟50名姐妹一起走进了免费的嵊州社区学院月嫂培训班课堂。经过一个半月的培训,钱亚君顺利拿到了育婴师资格证。颁发证书的那天,很多雇主和专业机构到现场招聘,钱亚君获得了第一份做月嫂的工作,一个月下来,她拿到了6800元报酬。通过雇主口口相传,如今钱亚君在当地已小有名气,工作排到了今年5月份。
该学院有关教师介绍,自去年4月开办“月嫂”专业以来,每期培训班都是“政府买单,免费培训”的,学习时间为40天,参加培训的都是35~50周岁的农村妇女。至今,已有400多人通过培训考取了育婴师国家职业资格证书,成为持证上岗的“月嫂”。
嵊州市社区学院负责人王剑萍拿出注册的“越乡嫂”商标告诉记者,这个服务类的商标,就是为毕业学员走向市场推荐时用的,是学员的公用品牌。由于经过严格培训的“越乡嫂”工作热情,技能扎实,良好的口碑已经在市内外雇主们中间口口相传,名气也愈来愈好。
杭州巾帼西丽家政集团采用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和跨省、跨市等地区性连锁化的经营方式,成为家政服务业规范化、标准化和品牌化的先行实践者。总经理郭昱辰告诉记者,企业共有3000名职工,实行员工制,为所有职工办好“五险一金”,统一培训,统一着装,这在全国家政企业中是领先的。
研究发现,经培训后上岗的妇女收入比同行业要高出20%~50%,各培训学校正朝着“输出一个人,带富一家人;组织一批人,带动一村人”的目标迈进。
据统计,全省共有各类培训机构830个,近3年累计培训13.8万人,培训后获得职业资格7.7万人,培训后年均收入达到3.16万元。目前,全省家政类人才培训主要依托于职业学校、社区学校、乡镇(街道)成校、家政企业等,培训对象主要为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农民工,也包括社会上的其他人员;培训方法一般由教师集中面授理论知识,并有一定课时的实操指导;培训周期多以短期培训为主,短的一周,长的20天左右,很少超过一个月。
政府重视:大力推进家政工程
浙江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家庭服务业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提出:“到2015年,基本形成多层次、多形式的家庭服务市场和经营机构;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企业、家庭、从业人员权益得到有效维护。到2020年,形成覆盖全省、惠及全民、较为健全的家庭服务体系,总体发展水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从全省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工作的现状来看,各地市都非常重视,并结合本地现有优势,统一领导,稳步推进各项工作。例如湖州市教育局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市局—县区—学校”三维一体的工作机制,通过设定相关联络人、建立季报制度、加强反馈和典型宣传等手段扎实推进家政人才培养培训工作。湖州市教育局职成教处马处长说:“我们关注落地实用,总结了‘六大培训模式’。”即通过成校间的合作来进行布网式培训;通过职校与成校间的联合培训,资源共享,资源互补;通过学校和行业间的联合,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通过学校与街道、村委联合,利用双方的条件和资源,加快了培训进度;通过学校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学到了新的方法,开拓了办学思路;通过学校与敬老院、托儿所等福利机构联合,加强了在岗技能训练,增强了职业技能。
嘉兴市各级教育部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全力推进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如加强与人社部门的合作,实施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病患陪护员等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的定向培训工程,同步实施技能鉴定或专项能力考核;加强与民政部门的联系,积极推进养老护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工作,合作完成三年养老护理培训任务;密切与农业部门的联系,将职业学校和乡镇成校开展的家政服务业人员岗位培训纳入“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
金华市教育局在联合商务、财政、总工会等部门的基础上,积极联络妇联参与此项工作,发挥市妇联与乡镇、社区妇联的纽带作用,联合职工学校深入各个社区、乡镇动员招生,组织农村妇女、失地农民等参加家政培训并从事家政服务,既解决了她们的就业问题,又解决了家政企业招工难的问题。为方便学员学习,职工学校在县市区就近开设培训班,边培训边联系就业单位,在考试时就请用人单位参与,择优录用,增加了学员学习动力,培训结束后学员就被用人单位录用。
舟山市将开展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工作的情况,纳入县区教育目标责任制考核和直属学校年度考核等有关考核,以此促进各县区各有关学校积极开展家政服务人才的培养培训工作。
衢州市教育局和市农办、市人劳局、市妇联联合出台了《衢州市家政服务员培训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各部门职责分工和操作流程,为衢州保姆品牌的有效维护和有序提升提供保障。
转变观念:让家政从业者受人尊敬
48岁的下岗职工张阿姨做过一段时间的钟点保姆,后来被朋友亲戚知道了,看她的眼光就变了。怕被看不起,张阿姨选择了离开。确实,受“侍候人”、“低人一等”等传统观念的影响,家政服务尚未得到全社会的普遍认同,一些家政服务人员得不到客户应有的尊重,也使一些劳动者不愿从事家政工作。
本质上,家政服务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不仅为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提供就业机会和工作的平台,也为创业者提供用武之地,任何有志于从事家政服务业的人士都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因此,有关领导和业内专家都认为,要做好引导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家政服务业市场环境;构建家政人才职业培养体系、加强专业课程与师资队伍建设;完善职业资格体系,加强监督管理机制建立等工作。要引导社会建立宽容、平和的职业评价体系,增进对从业人员的认同感,提升其社会地位。
“几十年前,大家族的管家相当于职业经理人,受人尊敬,是社会地位很高的一个阶层。如果社会能够转变观念,从业人员能够专业化,家政人员不再与低层次、低素质相连。让从事家政服务成为一个颇受人尊敬的职业,就能吸引更多优秀的年轻人充实到家政人才队伍中来。”徐绪卿说。确实,树立从业人员正确的就业观和道德观,增强职业归属感,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从事家政服务业。王剑萍说:“我们学校给学员进行了120课时的免费培训,打好专业底子,引导从业人员树立自信心,面对刁难的客户做到不卑不亢。”而家政企业和客户正确对待从业人员、尊重其劳动成果,促进和谐的劳动关系、雇佣关系的建立,优化家政服务业市场环境也极为重要。
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贾让成说,要让人们认识到家政行业是一种职业类型而不是层次低下的工作。他翻开学校的一份家政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面写明毕业生主要到大型家政服务公司以及各级主办的老年服务机构工作,从事一线管理工作。对人才有较高要求,核心课程做了精心设计,有健康人文、家庭照护、家庭管理实务、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等。
要加强专业课程建设并制定相应的课程教学标准,在专业课程设计中,为家政专业的学员、学生设置多个方向的必修、选修课程,形成“一专多能”的职业技能课程体系。汪群龙是浙江树人学院科研处的教师,毕业于家政系,自己开过家政公司,获得社会学家政方向的硕士学位,他其实非常热爱家政专业,希望尽可能地解决家政教师的职称评定问题,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建设一支既有实际经验又有实践指导能力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切实保证家政服务人才培养培训质量。
“市场混乱与准入门槛太低有关。政府应该出台政策,要加大对家政服务人员从业与培训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企业用人不规范的行为加以查处,进一步规范从业秩序。从事家政工作必须要有资格证。对未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且已从业的人员,限期参加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等级证书,保证家政从业人员素质。如果没有这样的要求,提高家政人员的素质,提升家政企业的品质就都是空话。”郭昱辰说,要积极建立家政从业人员的职业资格体系,让从业人员的工资与星级资格相符。目前家政服务员职业资格体系只设计到“家政员”级别,而没有设计到“家政师”级别,这显然是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目前,人们期待通过浙江省“家政与社区”自考本专科考试,设计“浙江省家政管理资格证书考试”,将“家政师”这一等级的通道打通,吸引具有一定学历和专业特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从事高端家政服务、家政企业管理、家政服务培训等工作,保证家政人才队伍的梯队性。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