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心理(低龄出国留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2024-01-27 00:11:44

 随着出国留学低龄化趋势的不断扩大,一系列的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那么出国留学生的心理问题该如何解决呢?跟着我看看吧!欢迎阅读。

 出国留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 家长需要格外注意做好心理辅导

 留学(课程)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是中国学生留学的痛点之一。迫于文化冲突和学业压力,每年都有中国留学生,特别是低龄留学生因为负面情绪而出现抑郁症、精神疾病等问题,严重影响其在海外顺利完成学业。关注留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迫在眉睫。

 秋季刚开学,13岁的函就被监护人带到我的办公室。她刚从北京来到一所私立寄宿学校读9年级,尽管学校安排了新老学生结对辅导,组织新生周末旅游等活动,开学一周内,函还是因为不和任何人讲话而被校方要求找心理咨询师,以排除心理障碍的可能。

 2000年开始在国外做学校心理学医生,函是我服务过的第一位小留学生。从那年起,越来越多的小留学生开始出现在我工作的公立初中和高中及周围的私立寄宿学校里。

 全面了解,知难而进,培养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

 在人们唏嘘感叹国内众多因压力或高考(精品课)失利而失望的孩子时,很少有人想到,彼岸那看似自由的校园也远不是轻松的乐园。以美国为例,“美国压力”(The Stress in America)报道表示,美国青少年(13至17岁)压力指数超过健康标准,83%认为学校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其中,40%表示自己易怒,36%表示紧张或者焦虑,30%长期情绪低落或者抑郁。美国大约10.7%的青少年被确诊有抑郁症,5.9%有严重焦虑症状。斯坦福大学最新一项对近5000名高中生的普查发现,54%的女生和32%的男生表示他们在最近1个月有3个以上与压力有关的身体症状,如头疼、腹痛、难以入睡等。

 函出国前,其父母一直坚信国外高中课程简单,国内中上游学生一定可以在那里出类拔萃,因此除了参加入学考试外,并没有帮助函做任何其他准备。函说,她并没有反对出国读高中的决定,但对国外教育不了解,学校也是父母选的,学习没有目标。开学后,函被繁重的课业打个措手不及,导致抑郁。

 相比之下,桑妮早就了解到国外高中课程虽内容不如国内的深,但侧重理解和应用,强调交流合作,同时还要考虑课外活动的全面发展,想完成得好并不容易。桑妮的英语(精品课)在国内就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托福(课程)110分,口语也非常好,所以在学习方面基本不需要过渡。最难得的是,她在国内就养成了勤奋的学习习惯,小学升初中考上了深圳百合外国语学校。这所全寄宿制初中,不仅学术强,还非常注重素质教育,每个月组织一次大型活动。桑妮积极参加,如校园广播主持人、外语(课程)节组织者等。她在班里年龄最小,却担任了宿舍长,协助老师管理宿舍。托福和相关考试、申请文书和校园面试等,都是她和家长一起思考自己的性格特点、优势劣势,挑选出适合自己的高中。桑妮习惯并期待紧张的学习节奏,并在出国前刻意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和自理能力,这和计划通过留学来逃避高考,或留学并非己意的学生,在心理上有天壤之别。

 注重抗挫折力、减压机制、交流能力等软因素培养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有意开放并降低中国小留学生签证门槛,大批低龄学生早早离开父母来海外学习和生活。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海外学校并没有为这些急速增加的国际学生配备相应的心理资源。其实,研究生走出国门,能够增长见识,但并不应该鼓励中国孩子小小年纪就出国留学,原因是他们“心理应变能力、自我管理、安全意识都不够成熟”“情形令人担心”。

 世界卫生组织对心理健康的定义是“个人能够实现自己的潜能,舒缓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为社区做贡献的状态”。2014至2015学年,宾州大学1800多位中国留学生中大约有12%寻求过心理咨询。小留学生因为更分散,还没有普查数据,但因为各种适应不良出现的心理健康和行为问题开始越来越引起大众关注。为此,当爱子心切的父母为孩子们打包最新款的手提电脑、充足的学费和时尚的衣着时,有没有问过:留学的行囊里,心理健康装备好了吗?

 初二来到海外留学的颖同学,父亲陪读了一年后,在初三开始出现焦虑症状,高一发展成厌食症,身体的虚弱开始造成长期旷课,最终被学校劝退。曾在国内成绩不差,积极参加机器人队等活动,同伴关系也良好的程同学,高一突然被转到海外留学。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学习和生活上失去了成就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没了上进的动力,程开始沉迷于电脑游戏,荒废学业不说,脾气也开始异常暴躁,情绪起伏大,最后以被开除告终。

 当然,适应得好的小留学生也有,但占少数。比如刚满14岁的桑妮,一到国外私立高中就如饥似渴地投入到学业和课外社团中,并忙着参加舞会等各种活动。虽然桑妮也有文化上的困惑,比如对国外同学相对成熟、开放的穿衣打扮有认知差异,但开放的态度和强烈的求知欲,在学业和人际关系上的顺利适应,为她之后4年的成长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对比这两类孩子,不难发现,是否在成长过程中培养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发展了抗挫折力、减压机制、交流能力等软因素,起着关键作用。

 建立成就感和亲密人际关系,勿盲目崇拜西方教育

 健康成长,孩子需要在生活和学习中经常感受到成就感和亲密的人际关系。心理学家马斯洛被广为引用的需求层次理论发现,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金字塔尖前,除了基本的生理需求外,一定要先满足自己“安全感,爱和尊重”的需求。如果没有被认同、接纳和尊重,人就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疏离感,不但很难有实现自我潜力的动力,而且为心理健康问题埋下隐患。

 咨询后发现,函出国前在家已经近两年没和父母说过一句话了。在原来的学校有几位要好的同学,但从不和老师讲话。到了寄宿学校后,因为英文困难和较内向的个性,照旧对谁也不理。父母没想到交流困难不但阻碍了学习的进步和人际交往,还在留学当地文化中被看作心理障碍的征兆。之后的2年,尽管有英文老师一对一辅导,周末一位华裔老师带她出去散心,函大部分时间都是郁郁寡欢,主课成绩滞留在“C”和“D”之间,用她的话说是“提不起精神学习”,出现轻微抑郁的症状。

 青春期(12至18岁)是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期。其间,青少年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建立同一感或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寻找他在社会集体中所占的位置,所以自己是否被环境认可和尊重对心理健康有关键作用。同时,总管对危险和冒险的判断、控制冲动、负责计划和选择行为的大脑额叶(frontal lobe) ,要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发育成熟。这是很多青少年情绪化、易怒、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做事欠条理、易受毒品和酒的诱惑以及喜欢冒险的本质原因。而且,青少年时期本来就是精神健康问题的高危期。小大人一样的少年,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行为等各方面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和引导。而且,这么关键的发展阶段,连土生土长的高中生都面临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挑战,更何况背井离乡的小留学生呢?

 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特别是突然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绝大多数小留学生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同学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同时,当心理遇到问题时,不习惯与别人分享。青少年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独、无助的时候,也很少知道该怎样减压,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这种情况下,身边有亲人或好友,能经常交流、讨论、释放紧张情绪等,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非常关键。

 函是幸运的。10年级结束时,她的父母痛下决心让她转学回到北京。回国后,函心情愉快,很快跟上国内高中的节奏。两年后,我接到她顺利考入美术学院的好消息。以函当时的状态,如果留在国外,能否按时毕业都是未知数。

 总之,家长急着把孩子送到国外读书,其苦心不难理解。不过,因此而盲目崇拜西方教育,看不到文化差异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巨大挑战,隐患无穷。最好的教育不一定在国外,除非孩子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否则不应该让他们在18岁前自己去国外读书。

 如果缺乏安全感,丧失了在熟悉的环境下发展积极的自我意识以及健康的抗压机制的机会,留学只会增加心理问题爆发的机率。(作者谢刚,系美国旧金山湾区学校心理学家、天普大学学校心理学博士)

 以上是出国留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的相关介绍,欢迎参考。

留学生如何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开学在即,又有一批同学奔赴异国求学。一个青春懵懂还没真正长大却时刻标榜自我的小大人,面对完全陌生的环境,一个人处理大大小小的事情,感到无助和孤独,甚至崩溃到躲到被窝里大哭......他们一边承受着心理巨大的心理压力,一边还要假装像一切都很好的样子,面对家长的关心还是报喜不报忧,在没有得到有效途径释放压力的情况下,很可能导致心理问题。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产生

▲▲▲

心理问题的产生,就像身体得了感冒一样,没想像中可怕,却也不可忽视,首先要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一是因为孩子正处在青春期,青春期的孩子急切需要得到被认可和被尊重。因为语言和文化障碍,绝大多数留学生短时间内很难融入新同学的圈子,容易产生自卑感和边缘感。

二是因为荷尔蒙的变化,情绪易波动,任何变化都会带来不同程度的焦虑。

同时,当心理遇到问题时,中国留学生不习惯与别人分享。在外面受到挫折、孤独、无助的时候,也很少知道该怎样减压,寻求帮助或解决问题。

如何应对心理问题

▲▲▲

孩子怎么做

1、尽量让自己去找到一种放松自己的方式

当压力大时,做自己喜欢的事,就算很多时候出于无奈要做一些自己不喜欢的事情,但是无论如何要保持一个不为了任何人只为了自己的爱好,那种让你每次做起来就开心和享受的事情。

2、给自己设定目标,但是不要过分压力,大学时间还很长

3、多交朋友,和真的了解你,舒服的人交朋友

我知道很多国际生在交朋友方面会给自己很大压力,但是我觉得中国朋友和外国朋友都是需要的,不要强迫自己为了和美国人交朋友而交朋友。

二、家长怎么做

1

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情绪

比较轻度的心理问题可能就像感冒,也是可以自己康复的,首先不要小题大做,理性对待。

2

问题严重怎么办

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家长们也要及时干预,并通过专业人士(心理咨询师)帮助来治愈心理疾病。对于患有心理疾病的孩子的家长,一定要鼓励孩子积极接受心理咨询,不要讳疾忌医。同时,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来帮助孩子走出困境也很重要,建议家长不要擅自行动。

3

家长自身提高情商也很重要

因为家庭对孩子的影响最大也最重要。很多心理疾病的发生都来源于家庭,特别是人际方面的心理问题基本反映了家庭内部的不健康关系。因此父母用合适健康的方法与孩子相处非常重要。心理医生只能解决孩子短期表现的问题,在长期的家庭关系处理中,还是需要家长一同努力,才能培养出孩子健康的人格!

《纽约时报》报道,中国留学生患抑郁的比例是65%。留学生自杀事件也时常爆出。留学生群体的压力,不止是学业方面,而是全方位的。无法适应异国环境、显著的语言文化差异、身边缺乏家人或知心朋友的关注交流,甚至种族歧视、求职不公等压力都让远在异国他乡的留学生倍感孤独和焦虑。幸好,政府、学校、学生自己都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除了哈佛大学,全美各地的大学也出现了很多由学生自发组织的心理咨询小组,从旗舰学校蔓延到其他分校。

留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提前进行心理建设,北美教育会在给孩子的升学规划过程中,让学生提前适应国外大学的学习管理模式和思维方式,以保证从国内到国外的顺利过渡。在学生出国前,北美教育还会做一系列的行前辅导,大一期间还会持续提供选课指导,减少孩子在学业上的焦虑,让孩子在国外轻松愉快地完成学业。

 我们都知道读书不该是件没有退路的事,学业也不是决定一生的最终落脚点,但是道理都懂,做起来怎么就那么艰难呢?下面来说说留学生如何正视自己的心理问题

 有时候,我们要学得无耻一点,糊弄一点,该过坎过坎,该认怂认怂,不要自责要逗比。认清形势,敢于言退也是一种勇气,而这点挫折在我们的一生中,又有什么大不了?

 前些天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2017年1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7年3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7年7月 学生宿舍自杀

 2018年2月 华人学生病逝

 2018年3月 学生宿舍自杀

 于是,滑铁卢大学的学生决定不再沉默,在学校里游行抗议那形同虚设的心理咨询机构。“我们不想被称作 ‘自杀大学’,有些事情必须改变了”

 在滑铁卢读了快4年大学的Iman Abbarao表示,“如果我在多伦多市中心没有家人和朋友,可能我早就撑不下去了。这4年来,我能得到支持的唯一方法就是离开校园,坐2个小时的GO巴士到我家人所在的多伦多市中心。”

 在知乎上,有关于滑铁卢大学的热门问题(如下图),在问题下面,有不少曾经就读于滑铁卢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分享了自己在学校时候经历的事情。

 在这些回答中,许多人都提到了“上课找工作连轴转”之下令人难以喘息的压力。

 就拿滑铁卢大学的工程系来说,除了紧张的课业和考试以外,还必须要完成几个实习项目,而这几个实习中,如果有任何一个雇主公司给了你“fail”的差评,那么你会被踢出工程系,前几年的努力付诸东流。

 曾在滑铁卢大学就读电子和计算机工程专业的 [email?protected] ,当时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完成了实习,也完成了老板提出的所有要求。可是却得到了一个差评。当时他疯狂的给实习公司老板发邮件,也和学校的相关部门联系,却都石沉大海。

 “当时就真有种天要亡我的感觉...我把自己锁在家中,课也不去上。脑海中越想越痛苦,越想越悲观...在这种绝望的环境中,我想到了解脱。真的,在自责,痛苦和绝望中,解脱貌似会是唯一的出路。”

 每个独自在海外读书的人,都曾经历过一段难熬的时光。

 当生活压力学习压力工作压力同时袭来,却因为怕爸妈担心,心里再绝望也要强颜欢笑的时候,找一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吧。

 但你要知道,当走过这些低谷的你回头去看的时候,会发现这些曾经差点压垮自己的压力,其实在无形中也让你成为了一个更好的人。

 “不要对自己太狠,觉得太累的时候就少选几门课(3门或者4门)。这样既保证了你有充分的精力去学那几门课,也保证了你有时间去找工作。大学只是一个人生的经历,如同高考,无非是大家给它们赋予的价值太多了。大学无法定义你的价值,它只是一个平台,让你去见更多的人,看更新的事物。”

 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统计,2016年,我国自费出国留学人员达50万。其中,33万留学生流入美国。然而,在孩子们苦读托福、SAT 、GRE、择校选系,家长们花费重金,所耗不菲的同时,大家对于安全教育与心理建设的关注度极为不足。

 留学生的心理隐患不容忽视。耶鲁大学2013年发布的调查发现,45%的中国留学生称自己有抑郁症状,29%的中国留学生报告了焦虑症状,远高于美国大学生13%的整体比例。

 美国一所大学在研究中询问19名中国研究生的压力来源,多人表示自己与导师的沟通举步维艰。有人担心语言障碍会令导师怀疑他们的智力。有人承认自己夜不能寐,反复回想沟通中的失误,比如一次不愉快的谈话,又或者一封措辞不当的邮件。

 出国多年,我遇到过太多原本优秀的孩子在环境变化中无所适从,在人事交往中仓皇茫然,年纪渐长却没有时间投入个人生活,经济和精力投入巨大日渐捉襟见肘,既难以向思维不在同一纬度的父母诉苦,手头还有日复一日的功课步步紧逼,以至于日渐压抑,沉默寡言,由此恶心循环,直到抑郁爆发。

 而这些学生的家长亲友对此往往毫不知情,仍然沉浸在“我家孩子很优秀,我家孩子很出息,我家孩子读名校”的夸耀中,加之中国50后、60后家长普遍不把心理问题当回事儿,觉得这是作、是矫情、是软弱无能、是无事生非,完全没想到远方的孩子正处于生死一念的痛苦挣扎。

没有强心脏,慎入学术圈

 当年,清华才子梁植因为在“奇葩说”上问了一句自己该找什么样的工作而被高晓松狂怼“愧对清华教育”。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我国,生存压力压倒一切,即便是清华毕业的精英也难以超脱将“找份工作、赚钱养家”作为首要目标。

 实用主义没有错,但如果你是一个实用主义的人,可能真的不适合学术导向的路子。

 较之于中国院校博士毕业率高达80%,灯塔国的博士要难熬得多。就连行情最好的工程界,10年毕业率也不过64%。一般人顺利的话读个5年,7、8年毕不了业的也不罕见,这漫长的青春都实打实地在图书馆和实验室中度过。

  有人打了这么一个比方:

 “读博就是把你锁进一间屋子,在门上挂上一百道锁,告诉你,打开门就可以出来了。你有床铺、有桌子、有食物、饿不死、冻不死,日复一日的研究每一把锁。你大吼、挠墙、痛哭,墙外的人什么都听不到。”

 根据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的计算 ,2011年,各专业应届博士就业率为40%。其中,工程类学科的情况略好,生命科学类最为悲催,找到工作者仅为21%。与此同时,博士们的入门薪资却没有比学历较低,但拥有工作经验的同僚们更高。

 所以,除非你是一个像谢耳朵(美剧《生活大爆炸》主角)一样不计成本,不计得失,以科研为乐的极品Nerd,否则千万要谨慎踏入学术圈。

 很多年前,我看到过前携程CEO沈南鹏的一个采访视频。拿过全国数学竞赛一等奖,美国中学生数学竞赛海外赛区冠军的沈南鹏从小将梦想定义在数学领域,认为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成为顶尖的数学家。直到从上海交大毕业,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数学系后,他才发现自己离真正的学术头脑所去甚远。沈南鹏说:

 “有一次在图书馆,我注意到坐在对面的同学沉浸在解题中一动未动,不吃不喝,从早到晚保持了整整一天。那一刻,我发现自己并不适合数学,我没有这个能力。”

 后来,沈南鹏转入耶鲁大学MBA,从而开启了创投之路。

 沈南鹏

 然而,不是每位学子都能像沈南鹏一样拥有转型的机智和勇气。尤其是那些一路名校上来,自我预期较高,甚少遭遇挫折的孩子,他们太相信只要努力就可以得到一切,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做出成果,只要再坚持一下就能赢得信服。

 家长们更是不解,觉得已经投资了这么些年进去,怎可临门一脚言弃,又怎么跟亲友交代,殊不知这种“你一定可以”的心态会将孩子逼上绝路,更别说很多看似成功的案例背后都隐藏着巨大的幸运。

  降低自我预期,坦诚接受止损

 虽然媒体一直热炒中国的留学富二代,但事实上,大多留学生还是出于普通中产之家,从小到大都将自我价值与学业成绩划上等号,加之一年几万美元开销的经济负担,半途而废的代价几乎不可想象,求学成了一场只许成功,不许失败之战。许多留学生都跟我谈起过自己的焦虑、失落、强烈的不安。

 《澎湃新闻》在采访一名芝加哥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时,对方表达了一种普遍的情绪,她说:“我一直在想,自己学业成绩是否配得上工薪阶层父母付出的金钱,我以后能找个什么样的工作”,这种压力让她比高考时更加焦虑,却又无以诉说。

 我本人遇到过本科清华的小哥,因为患得患失,失眠抑郁,缺课太多惹火系主任;也遇到过一贯安静努力的妹子,小组讨论时忽然大哭不止,惊呆众人;更有读研读了五年,每周来系里报告进度,搞到导师也快崩溃的师兄。对于有家庭计划的女生,育龄是个绕不过去问题。眼看三十几岁的人了,在汪洋大海上漫无目的地漂,种种焦心我十分理解。

 鉴于这些亲历,我总是告诫准备出国读书的孩子:

第一,一定要准备充裕的资金

 为了省几个钱而频频搬家、寻觅打工是本末倒置,只会令原本就压力山大的你更加心神不定,雪上加霜,每小时8块钱的最低工资之于高昂的学费也是九牛一毛。我自己也做过穷学生,看到章莹颖四处找廉租房,我觉得特别心酸。

  第二,脸皮厚些,放过自己

 完不成学业不是末日,该转行就转行,该止损就止损,该结婚就结婚,该生娃就生娃,耗了几年没拿到学位又怎么样呢?经历和体验不会白白浪费,总会有地方让它们开花结果。

 说实话,真正喜欢科研的人屈指可数,生物转统计、化学转通信、各色背景蜂拥进IT,五花八门例子我见过太多。华为员工人至中年还遭辞退呢,你不过是书读不下去而已,人要有坐饮狗血的精神。

第三,善用学校的心理咨询服务

 几乎每所国外大学都有免费的心理咨询处(毕竟如滑铁卢大学心理机构形同虚设之流是少数),甚至还有能说中文的心理医生,提供贴近亚洲文化的咨询服务。哪怕去纯发泄一下也好,我自己就对着咨询师捶胸顿足,各种失态过,走出门脸一抹又是个没心没肺的中年少女,不用担心会留下不良纪录。

 比以上都重要的是,大家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三观。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拿到高大上的文凭,找份体面工作,更在于开拓思维、转换视角,做二元教育的受益者,这种回报可能不是立竿见影的,只有在较高的层面才会体现出来。

 在高晓松老师那篇著名的《我就是要教育女儿心安理得地混日子》中,他告诉孩子可以走点“弯路歧路”,干些“没用的事”,在无法获得世俗的成功之时仍然可以随遇而安,无论遭遇怎样的悲催,都能平静淡然,心安理得地混过漫长的岁月而不怨天尤人,自怨自艾。

 最后,世俗的成功永远都是具有幸存者偏差的,少数人的事,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和安全感来源于价值建设。读书不该是件没有退路的事,学业也不是决定一生的最终落脚点,平衡生活、调整心态,能走多远走多远,坦然面对现实和后果。

 有时候,我们要学得无耻一点,糊弄一点,该过坎过坎,该认怂认怂,不要自责要逗比。认清形势,敢于言退也是一种勇气,而这点挫折在我们的一生中,又有什么大不了?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