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50年来,没有见过力度这么大的补贴!”

2024-10-17 21:00:12
湖北日报讯(记者马文俊、见习记者冯袁玥、通讯员武经宣)不靠海、不沿边,中部武汉如何抓住新能源智能船舶发展窗口期,将武汉船舶制造业的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10月17日八点半,武汉市民企“早餐汇”绿色智能船舶专场在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举行,企业发言、政府倾听、部门单位表态,共同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8月2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交通运输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补贴实施细则》,对老旧营运船舶报废更新实施补贴,推动新一轮老旧营运船舶更新换代。武汉有深厚的造船历史与积累,目前国家大力推动设备更新改造,推广清洁能源、新能源装备使用,在绿色智能转型的窗口期,武汉市发挥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取得一系列阶段性成果。记者从早餐汇上获悉,目前武汉市是内陆唯一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城市。拥有研发设计企业12家、船舶制造企业7家、船舶协同单位80余家,以及绿色智能船舶制造业创新中心、绿色智能船舶技术创新中心、无人船艇制造业创新中心三个省级创新平台,船舶设计能力和建造能力全国领先。早餐汇上,来自创新江海、无疆(武汉)、天和技术、长海船舶、南华工业等十余家企业的企业代表与武汉市经信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单位面对面就座,畅所欲言。武汉创新江海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袁厚安有着丰富的造船从业经验,上个月底,创新江海签下16艘新能源船大单,是国内首批以甲醇作为单一燃料的海船。袁厚安提到,一方面,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支持力量大,“造船50年来,没有见过力度这么大的补贴”,另一方面,武汉是江汉直达的发源地和发展地,走在新能源船领域前列,希望本土企业能得到政府的更多关注,共同把新的发明创造在全国范围内打开影响力。无疆(武汉)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飞则提供了旅游船绿色转型的思考与建议,他认为:“应用场景的开放程度直接决定了整个产业链的发展高度,目前新能源智能共享游艇已经实现自动离港、自动避障、自动驾驶、自动靠泊、自动上锁、自动付费。武汉是百湖之都,只要解放思想、场景开放,我们就有信心突破市场。”武汉长海船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凌辉肯定了武汉船舶发展的产业链优势,他说:“武汉在研发力量、人才力量上表现突出,近期感受到江浙地区的政府、企业都在密集地来湖北、来武汉,想要挖掘引入我们技术优势,这意味着绿色转型带来了一个宝贵的发展窗口期,需要及时释放应用场景与需求,牵引产业发展。”早餐汇的最后,武汉市经信局、水务局、交通运输局等部门单位的相关负责人总结发言,纷纷表示今天的早餐汇为政企交流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平台,将重视企业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做好配套的服务、合作。未来,武汉市将进一步推动形成“省市联动、市区协同、产研融合、同题共答”的工作格局,加快推动船舶产业向新、向智、向绿跃升。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