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绿化(印度绿化)

2024-01-25 21:36:49

上一篇文章大概写了一下我在印度的吃和住。

今天主要说一下印度的交通。

印度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以摩托车为主。我们每天早晨出发去客户公司,下午返回酒店。路上除了私家车之外,陪伴我们最多的是摩托车大军,有点儿像咱们国家原来“自行车”王国的时候的盛况。

除了摩托车和私家车之外,短距离出行,就以嘟嘟车为主。我没体验过。我们部门的那个姐姐被王哥带着体验了一次。她说,坐在车上,迎面和旁边过往的所有人都对他们行了"注目礼"。[捂脸]

在孟买和德里的市区主干道,交通秩序还是可以的。但是在稍远的地方或者郊区,那岂止是“乱”能够形容的。嘟嘟车,私家车,摩托车,自行车,公交车混杂其中,你挤我,我挤你, 车挨车,车挤车 。而且,我发现,印度人很少按喇叭,至少我在那的三个星期,很少听见。大家就这么静静的挤来挤去,就挤成那个程度,我一起交通事故都没看见。可能小的剐蹭在他们看来无足挂齿,小剐怡情[黑线]。 那年,我正在学车,正好练习科三期间去的印度。到那之后,我甚是佩服印度人的开车技术。有一个客户开车带着我们一起去拜访另外一个在郊区的客户,手动挡的车,我全程就盯着他的不停挂档,换挡,踩离合,踩刹车,还偶尔打个电话~忙的那叫一个“欢”。回到国内,我和教练说,我如果在印度,可能一辈子都学不会开车。

第一年在孟买,通过酒店介绍包了一个出租车,司机大概40多岁,英语很好。服务也周到。我们提前列出拜访计划,他会给我们建议,哪几个离着近,可以安排在同一天拜访。然后早晨来酒店接我们,把我们两组人分别送到不同的地点。然后再听我们的召唤去接我们送回酒店。

印度社区规划非常乱,在繁华地区的写字楼的比较好找,但是在偏僻一点儿的地方,就多亏了这个司机,他先开车到要拜访的地址附近,然后下车问路人,给要拜访的客户打电话询问,经常要兜很多圈,然后再问很多人才能找到。这个司机每天能从我们这赚大概2000-3000卢比,他的收入应该不错,他说他每年都会带家人去泰国 旅游 。

第二年去德里,没有包车,全部都是优步。但是印度 的优步,等待半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还经常会有司机临时取消订单--因为根据定位他们找不到我们所在的位置,打电话又无法沟通。有一次甚至连着3个司机都取消了订单,我和李哥无奈的站在乱糟糟的居民区,顶着38度的大太阳,看着5-6只猴子红着屁股从我们头上跳过来,跳过去。(果然,在 印度 ,人与动物和谐相处)。

在郊区的路上,能看到很多牛。慢悠悠的走在路上。还看过一头五条腿的牛,可惜当时在车上,没来得及拍照。在网上找一张类似的给大家看一下。

对了,我看到印度行驶中的火车,火车没有门(或者门没关)。火车顶没人。可能那个时候不是高峰期吧。很多公交车也都不关门。车没停稳,就有人跳上跳下的。当然我看到的是郊区线路,市区的应该会好点儿。我只说我看到的。

我同事那组还去坐了地铁,我没体验过,我这组一直都是车接车送的。其实体验一下地铁应该也不错。

下面说一些去过的景点,篇幅有限,今天就先说一个吧: The Prince of Wales Museum( 威尔士 王子博物馆)。下面这张是门票。

印度在热带,景点的绿化都不错。

这个博物馆 始建于1909年,1921年正式开馆。是印度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陈列有 印度雕刻、绘画、铜器、欧洲绘画、装饰艺术等。 其中还有一个 中国 展厅,展柜里摆满 中国 的瓷器,玉如意和宫廷用品。

有很多雕刻石像,是讲 印度 各种神的。每个名字都很有 印度 特色,记不住。了解了一些印度的神话,很有意思。大家感兴趣的话也可以去查找研究一下。

拍照技术不好,请大家见谅。

第二篇先到这吧。未完待续~~

下一篇打算写一下 孟买大学,孟买火车站,印度门,泰姬陵,甘地博物馆,德里门。不知道一篇能不能写完。

谢谢阅读。

2000,到2021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多少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其实这天是孙中山先生逝世的纪念日。确定这一天为植树节,一是从植树的季节考虑;二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孙中山先生从小就喜爱植树,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长着一棵已满百岁的檀香山酸豆树。这是1883年,年仅只有18岁的孙中山,千里迢迢从美国檀香山带回幼苗亲手栽种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终于成材。

孙中山也是我国近代最早极力提倡植树造林的人。他亲自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国北部和中部大规模植树造林的计划。1924年,他在广州一次演讲中强调:我们防止水灾和旱灾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断植树造林,而且要造大规模的森林。此外,他还在许多著作和演讲中,反复强调毁林的危害性和植树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体力行,亲自植树。

在孙中山先生的倡议下,我国曾于1915年7月30日首次规定,每年清明为植树节。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后,决定将孙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为植树节,以纪念他提倡植树造林的功绩。

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6%。

美国宇航局日前发布卫星数据表明,从 2000年到 2021年,全球绿化面积增加了 6%,而这新增的绿化面积中,约有四分之一来自中国,贡献比例居全球首位。分析显示,中国的贡献中,42%来自植树造林,32%来自集约农业,而集约农业指的是在相同面积的土地上种植更多的农作物。 中国等发展国家在生态环保方面一直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质疑,这次美国官方公开承认了中国在绿化方面的成就,也算是客观上承认了中国政府以及中国广大造林人的努力。中国对绿地面增加的贡献达到25%,相当于1/4个亚马逊森林大小,中国的绿色面积增加主要来源于森林(森林42%、农作物32%),相较于森林只占4.4%的印度,中国在森林绿化方面的努力,可以明显地看得到。中国在过去的三四十年当中,在绿化方面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批又一批的造林人奔赴祖国的心脏,为祖国的绿化事业做出了出大的贡献。除了中国以外,还有哪一个国家可以如此不计成本(一定程度上)的大规模植木造林,造福子孙。退耕还林是对中国绿化事业贡献最大的一个项目。以前是人进林退,如今是林进人退。曾经种下的商用林,经过十多年的生长,如今已经效果明显,树下已经形成了覆盖地面的灌木林,绿化效果远远胜于耕地种植的农作。退耕还林并非一项劳民伤财的公益工程,正好相反,退耕还林是一项充分运用了经济学规律的兼顾了收益和公益双方的科学工程。放弃那些并不适宜耕作的农田,选择种植高收益的商业林,再加上严格的保护条例,这就几乎保证了,在一个合理成本的条件下,完成了耕地向森林的永久性转化,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商业林也会逐渐退化到原始林。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