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绿化设计(关于小区绿化这些思想误区千万不要再犯了)

2024-01-24 21:57:19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现在人们对于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大家在挑选房子的时候,不要以为周围绿化好,景观中看就行,对于小区环境是否有个性也不要过多的追求。那么在看小区环境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呢?接下来小编就来为大家做详细的介绍。

1、思想误区一:环境=绿化率

其实大家要明确一点,小区环境包括的内容绝不仅仅是绿化覆盖率,还有很多其他的内容:绿化硬质铺装,围墙、大门、活动设施,各种指示标牌、水景、浮雕、雕塑、灯光设施、音响设施等等,而这些内容又必须与住宅建筑形成一个有机的联合体。

单就绿化而言,也不仅仅就是简单的只要小区有绿色就可以了,必须要综合考虑乔木、灌木、藤本、草本、花冠木的配植是否恰当以及是否四季相适应的种植方式。而硬质铺装及活动设施大家也应该要关注,要充分考虑其使用功能,如无障碍设计就有规范的严格规定。

2、思想误区二:小区景观中看就行

注重人的主体性是对人本身的一种尊重,其实这并不是一句大话,我们再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用到了这个理念。如小区内活动设施的设置就应该充分的考虑到老人、孩子的户外活动形式以及他们的年龄和身体特点,它的尺度也应与人体工程学尺度相适应,从材料的色彩、质地和化学性质上都要考虑舒适性、安全性以及使用的耐久性。

此外,大家要知道住宅小区里的景观不只是供居民观赏的,更重要的是要与居民的休闲活动相匹配,能够让居民实实在在的使用到这些景观和设备。比如小区的集中空地应该以人性化的理念合理进行功能分区,以满足不同活动的使用要求。

开阔的场地可以供居民集体晨练或举办群众文娱活动,而相对隐蔽的小空间则可以给居民提供阅读、交谈的场所。所以说景观不仅是给人看的,更重要的应该是要给人用的。

3、思想误区三:过多追求环境个性

居住区中的环境设计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应该有要视觉上的冲击点、使用上的兴奋点,而这些点必须有一个内在的秩序将它们统一组织起来,形成既独立存在又集中有序的画面,否则就是一盘散沙,而这一切的最终目的是为居民服务,而非设计师表现个人色彩的场所。

居住环境是购房者在买房的时候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看小区的环境不能够只看小区的绿化,也不要一味的追求比较个性的环境,只要居住舒适就可以了。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绿化是居住区环境必不可少的内容,也是衡量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时下的住区环境的绿化设计更多的是将注意力停留在视觉观赏层面,而对绿化的生态调控功能认识不足,导致"中看不中用"的尴尬局面。因此有必要以植物生态学知识为指导,对其开展进一步研究。

1、保持绿化物种的多样性

生态学认为,物种多样性是维持系统稳定的关键因素,同时,植物系统的物种多样性也将更好地发挥其生态功能。由数据表明,同样面积的乔、灌、草组成的复层结构的综合效益(如释氧固碳、蒸腾吸收、减尘杀菌及减污防风等),为单一草坪的4~5倍,而养护管理投入之比为1:3,生态效益的趋势是乔灌草复合型群落>灌草型群落>单一草坪>裸地。所以居住区环境建设中,应避免盲目使用大面积的单一草坪,而建设综合生态效益更佳的复合林地绿化。

2、合理进行绿化配置

居住区环境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根据不同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空间分布。另外,植物的选择应优先考虑利用地带性树种,它们一般比较能适应当地的气候、土壤、水文等条件,需要的养护、水分等投入也较外来植物少,具有良好的生态优势。另外,也应注意在居住区绿化环境建设中强调立体绿化的模式。所谓立体绿化是指包括阳台、平台、屋顶、墙面的绿化,是"土地空间化"设计观念影响下形成的绿化形态。它可有效增加绿化面积,充分发挥绿化的生态效益,改善微气候环境。

总之,基于生态原则的绿化设计应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和空间布局,建立综合立体的绿化体系,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合绿化体系。

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点和原则

 当今社会人们对居住环境越来越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十分注重生活环境。居住区景观设计也得以前所未有地飞跃发展。下面我为大家准备了关于居住区景观设计的文章,欢迎阅读。

 一、景观设计的概念

 景观设计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创造一个具有形态、形式因素构成的较为独立的,具有一定社会文化内涵及审美价值的景物。它必须具有两个属性:一是自然属性,它必须作为一个有光、形、色、体的可感因素,一定的空间形态,较为独立的并易从区域形态背景中分离出来的客体;二是社会属性,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内涵,有观赏功能,改善环境及使用功能,可以通过其内涵,引发人的情感、意趣、联想、移情等心理反应,即所谓景观效应。景观设计的宗旨就是为了给人们创造休闲、活动的空间,创造舒适、宜人的环境。

 二、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分类及特征

 景观设计的种类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性质、空间内其各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道路景观、场所景观、硬质景观、水景景观、庇护性景观、模拟化景观、高视点景观、照明景观等。其特征有:功能性、生态性、文化性、社会性、心理性、美学性。

 道路景观,道路作为车辆和人员的汇流途径,具有明确的导向性,道路两侧的环境景观应符合导向要求,并达到步移景移的视觉效果。道路边的绿化种植及路面质地色彩的选择应具有韵律感和观赏性。

 硬质景观是相对种植绿化这类软质景观而确定的名称,泛指用质地较硬的材料组成的景观。硬质景观主要包括雕塑小品、围墙、栅栏、挡墙、坡道、台阶及一些便民设施等。

 水景景观以水为主,应结合场地气候、地形及水源条件。南方干热地区应尽可能为居住区居民提供亲水环境,北方地区在设计不结冰期的水景时还必须考虑结冰期的枯水景观。

 庇护性景观构筑物是住区中重要的交往空间,是居民户外活动的集散点,既有开放性,又有遮蔽性,主要包括亭、廊、棚架、膜结构等。

 功能性在居住区景观设计的特征中的地位很重要,因为功能是购房者直接对其生活环境的一个要求,景观的成功与否就是能否达到购买者的要求,使居住都在休闲时能体会到一种轻松愉快的心情。

 生态性就是人们如何开发利用自然的过程,减少对自然的剥夺和破坏,要遵循生态学原理。

 文化性是一个具体的特征,不同的地域有其自己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比如四川园林景观中的对联文词是全国以至全世界最为丰富多彩的,还要考虑到本居住的地形地貌。

 社会性,居住区景观环境是满足人们需要而生产的,它不仅要满足人们的生理需要,而且要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

 在一个好的景观中,人本能地会有一种愉悦感,当置身于较差的景观环境中,人们立刻会产生一种厌恶感,因此景观环境与人的心理是息息相关的。

 在景观的构建过程中,将尺度、色彩、比例、装饰、空间布局、构筑物之间的节奏与韵律相结合组织起来的一个整体,一个景观不仅要体现在适用上,还要体现在美观上,这样才是一个合格的景观设计。

 三、居住区景观绿化设计的原则

 (一)功能与形式统一。

 形式首先是建立在功能上的。设计师应根据居民生活习惯的不同的特点、环境的不同特点来进行设计。

 (二)设计要经济实用。

 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地貌,尽量减少动土的工程,用最少的投入达到最好的效果。

 (三)美化环境。

 景观设计是一种立体空间的艺术设计,在居住区中更重要的是体现出自然美,给现代化的居民一个自然和谐的空间环境设计。

 (四)地方文化底蕴。

 一个好设计必须体现当地的文化内涵,所以设计前对当地的文化底蕴、历史、居民生活习惯都要进行调查。

 (五)居住区绿地规划应以人为本。

 小区绿地贴近居民生活,规划设计不仅要考虑植物配置与建筑构图,以及对建筑的遮挡与衬托,更要考虑居民生活对通风、光线、日照的要求。

 (六)功能的重要性。

 一个设计,不论其景观组织得多么巧妙,如果不能满足人们休息消遣,当人们疲乏时找不到坐椅,烈日雪雨时无所遮蔽等,就都是失败的设计。

 (七)合理的组织空间。

 居住区绿化主要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来组织空间。空间的组织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

 (八)自然景观,自然精神。

 自然的东西更容易在人的头脑中产生回归原始与美好的感觉,因此居住区的绿化要尽可能地保留自然的东西,加以利用,然后运用到设计中去。避免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而破坏自然,使人们感觉不到自然的气息与和谐。

 (九)设计要创新。

 科学的进步使得设计师在表现手法上更加自由、更加多元化。现代设计师可以较自由地应用光影、色彩、声音、质感等形式要素与地形、水体、植物、建筑与构筑物等形体要素创造园林与环境。

 四、居住区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景观设计、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是联系最紧密的学科,三者的融合在其产生和成熟过程中从来都是互相影响的,建筑师从事景观设计及景观设计师做城市规划的例子不胜枚举。景观设计将生态学,特别是景观生态学的思想、理论和经验应用于该领域,先进的甚至超前的景观设计思想需要得到提倡和传播,以引导人们树立对人和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一是居住区要注意借助周围景观。在选址规划时要了解用地视觉范围内是否有提升小区景观品质的可借之景,有山、有水、有公园固然较好,更多的情况下是巧以因借,合理组织。

 二是小区的景观要与规划和建筑单体造型和谐一致,互为映衬。组成景观要素不仅是绿色植物、小品和水面,还应有建筑、铺装和人的活动场所。

 三是小区的景观要结构合理、富有个性。多样性的景观空间要有主次,才能避免景观的无序,而个性化的景观更是小区的亮点。

 四是除强化小区自然景观外,更要赋予小区景观的人文色彩,注重小区景观精神和文化上的构成,满足居民精神的需要,以及对家的认识和归属感。

;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