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现状(美国绿化概况)
根据统计,至2011年美国主要城市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56万英亩,2008-2011年CAGR为4.28%。
美国是极其重视园林绿化与居民休闲的国家,经过60余年发展,目前已经建立起以国家公园(NationalParks)、州立公园(StateParks)和城市公园(CityParks)为核心,管理运营架构完善的市政公园体系。至2009年底,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合计面积已达到9444万英亩,约占国土面积的4.2%。虽然公园数量、面积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由于受到园林设计需与自然景观融合发展、极为严格的财政拨款审核制度,以及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响,美国园林行业一直按照“大园林,小施工;重自然,轻人工”模式运行,各个园林项目施工规模有限,建设施工支出(绝对金额、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因此在美国市政园林不断发展过程中,并未涌现出大量规模化园林施工企业,超过70%企业为员工数不足500人的中小型企业。
美国国家公园—强调自然景观,淡化人为影响
管理、运营体系完善,全球成功典范之一。美国是最早建立国家公园和国家公园管理体系的国家,根据美国国会法律规定,国家公园主要包括国家天然公园、国家历史公园和国家娱乐活动区三大类,至2009年底三类园区总面积已超过8000万英亩,其中国家景区公园占比超过60%。在管理体系上,美国国家公园由联邦政府内政部下属的国家公园管理局垂直管理,园区范围面积内全部资源处置权均由联邦政府统一管控,任何州或城市不得私自进行开发利用。国家公园在运营上主要依靠政府拨款以及部分私人或财团捐赠,门票只是作为控制游客数量,保持园区环境的调控手段,而非主要盈利来源。目前美国国家公园年均接待游客规模约在2.5-3亿人次,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运营体系已使其成为全球国家公园成功典范之一。
美国国家公园增速平稳,建设投资仅占总支出10%-15%。NPS3对国家公园认证有着较为严格的标准和程序,要求每个国家公园在满足适合性、可行性的同时,还必须具有广泛的全国性意义,在过去60年间,美国国家公园面积CAGR仅为2%,进入90年代后国家公园总面积一直维持在7500-8000万英亩。
由于国家公园是以保护国家自然文化遗产为主要目的,确保资源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可持续利用是美国国家公园发展的基础,因此在开发建设过程中NPS一直遵循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工建筑、设施只提供必要辅助功能,保证“下一代人欣赏真实原始景色”的原则,对每年国家公园新开工建设支出在总额上进行严格管控,要求各主要国家公园相互“竞争”申请总额有限的建设资金,并由丹佛设计中心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过去60余年美国国家公园总支出中,服务人员工资和园区维护费用支出占比一直维持在50%-60%,而建设施工仅占10%-15%,2009年美国国家公园建设施工总额仅为3.54亿美元,约占当年总支出的12.26%。
美国州立公园—分布广泛,较重视日常建设维护
园区地域分布广,维护支出主要来自于经营收入。美国州立公园是各州政府为保护辖区内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遗产、野生动物/矿产/植被等资源而建立起的公园体系,同时其也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提供休闲度假场所。目前美国州立公园数量已超2000家,面积接近1400万英亩,华盛顿、俄勒冈、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等地区州立公园数量均在百家以上。但与国家公园资金基本依靠联邦政府财政拨款的模式不同,州立公园运营资金主要由经营收入、州政府拨款和其他捐款等构成,其中经营性收入是州立公园运营资金最主要来源。相对国家公园而言,州立公园数量更多、分布更广,目前年接待游客数量已超7.5亿人次,2010年美国州立公园经营性收入约为9.8亿美元,约占全年州立公园日常运营性支出50.1%。
建设支出占比高于国家公园。由于州立公园运营支出更多的依靠园区经营性收入,相比国家公园,为吸引游客,州立公园更加关注园区建设和服务,因此在诸如周末供游人使用的宿营地、景区周边服务设施,以及人工观赏景观等方面投资力度均要强于国家公园。从1950-1975年美国州立公园建设高峰投资分类来看,虽然受到土地私有化因素影响,各州政府需耗费大量资金(约占总支出的10%-15%)进行土地购置,但在园区建设方面投资却从未缩减,建设及维护投资在总支出中比例一直稳定在20%-30%,远高于国家公园10%-15%的建设支出占比。2010年美国州立公园全部运营支出约为19.56亿美元,其中园区建设改造支出可能不达5亿元。
城市公园—日常休闲场所,单位造价远低于我国市政园林
存量面积小,“大手笔”园林城市少。从19世纪开始,随着美国经济快速发展以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对居住环境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城市内寻找自然呼吸空间和休闲娱乐场所是居民所关注的焦点。
从1858年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建立开始,全美各大城市都已陆续开始建立了各自的中央公园,并逐步由单一绿地逐步发展成以带状绿地联系的公园体系,其功能也从早期的环境保护、防灾、开发引导转变为居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但由于受到城区设计规划、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影响,根据统计,至2011年美国主要城市市区公园绿地面积仅为156万英亩,2008-2011年CAGR为4.28%。从2011年美国各主要城市园林建设年均支出来看,纽约以近6亿美元位居第一位,但排名第二、第三的芝加哥和华盛顿仅为1亿美元左右,“大手笔”进行园林建设城市较少。、
定位“绿色、简单、自然”,单位造价远低于我国市政园林。从风格来看,美国园林是在欧洲自然式园林基础上发展而成,因此在设计、建设中更关注与环境融合,强调对自然景色的恢复;从功能来看,相对于国家、州立公园而言,城市公园更多的承担了居民日常休闲娱乐需求,是居民出游、聚会、以及各种休闲娱乐活动首选场所。正是由于城市公园在风格和功能上这种特殊定位,使其在设计建设过程中更强调保留大面积开放式草坪、草场、运动场,并只增设一些简单功能区域,如野餐区、儿童游戏场等人工设施,长期保持“绿色、简单、自然”发展定位。在此背景下,2009-2011年美国城市公园新增面积单位造价仅为40-80元人民币/平方米,远低于国内200-300元人民币4/平方米的建设成本。
建设规模与细化分工限制美国园林施工企业规模
美国市政园林年均建设施工规模有限。由于受到环境保护、资金、土地私有化等因素制约,美国市政园林建设规模有限,我们根据美国统计局数据测算其三大主体—国家公园、州立公园、城市公园在2010年建设施工总规模仅约为14.2亿美元。
细分化施工使美国园林施工企业偏好中小型规模。与建筑装饰行业5相似,美国园林施工行业也呈现出以小公司为主的格局,70%以上的公司为500人规模以下的中小型公司,我们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规模不经济”。我们发现美国建筑施工企业,随着公司规模增大,其员工的平均工资水平呈现明显上行趋势,500人以上规模公司人均工资是20人以下小型公司人均工资的1.5-1.7倍,而在美国这种施工分工极其细化、客户分布广泛、单体订单规模有限的市场,“规模不经济”使大量园林施工企业维持在中小型规模。从美国园林企业发展现状来看,我们统计了园林施工收入规模排名前十的公司6,除ValleyCrest收入规模过亿外,其余公司年收入规模均维持在3000-7000万美元,行业内龙头公司规模偏小。
是我的论文,你提的问题里面都有了,自己看吧~~~~
不过如果你是要写论文的话最好别抄.........
园林苗圃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
从总体上看,今春全国各地绿化苗木产业的发展势头不错,不仅大多数苗木产销两旺,有些品种还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但与此同时,苗木行业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也值得关注。
各地苗木种植面积均在快速增长。浙江80万亩,江苏54万亩,河南46万亩,辽宁39万亩,山西36万亩……耐人寻味的是,在这些数字中,竟有20%-30%的份额是去冬今春增加的。去年国家林业局对全国苗木产业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发现国有种苗场圃每年提供种苗360亿株,只占全国1000亿株上市种苗的1/3左右,非公有制苗圃已经成为绿化苗木产业主体。这些由千千万万农户组成的产业主体,大多处于盲目跟风的生产状态,起点低,规模小,抗市场风险能力弱。预计今年的种苗上市量应该在1200亿株以上,市场真的能消化得了吗?
今春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苗木结构性过剩的问题。这就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国家生态和园林建设需要苗木,但不是什么苗木都需要。特别是常规树种、小规格苗木和低质种苗的市场需求不再旺盛。从北方的杨树、柳树过剩到南方的蜀桧、龙柏过剩,我们依稀看见某些苗木过剩已经不是部分地区的问题了。今春全国各地普遍出现的小苗滞销现象,一方面是小苗多了,绿化工程一时还用不上;另一方面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人们普遍对五六年后绿化苗木市场的担忧。大规模苗木已连续几年紧俏了,今春也不例外,这是城市绿化和美化工程直接拉动的结果。而杨梅、花椒、核桃、大枣等经济林苗木出现紧缺,则是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直接拉动的结果。“彩叶树种”、“欧美品种”、“珍稀树种”、“名贵品种”,各种苗木品种满天飞。当今春传来北海道黄杨、美国红栌、洒金柏同杨树、侧柏、雪松一起价格下滑的消息后,才知道肥了大胆炒作的,苦了盲目跟风的。
现在,绿化苗木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十几个省市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柱产业。在今春苗木业展现出来的面积普遍暴增、价格大幅下降、品种结构过剩、高品质苗受宠、出口创汇看好等主要特征的背后,我们看到绿化苗木市场还远未成熟。
苗木生产的根本目标是应用,而应用的源头还要追溯到园林设计。
园林设计中与植物关系最为紧密的是植物造景,也就是种植设计。苗木生产者如果对植物造景有一定的理解,有意识地把苗木生产与植物造景联系起来,生产就更会有的放矢。就目前我国植物造景设计的现状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苗木生产者特别予以关注。
首先,植物的功能性日益受到关注。植物改善环境的功能越来越受到重视,比如树叶较厚、枝下高较低、枝叶比较密集的减噪音植物,如南方的珊瑚树,海桐,山茶等;可以吸收有害气体的植物如夹竹桃等,是设计师在道路以及居住区绿化设计中非常需要的品种。
其次,要深刻认识植物造景的功能和特性。从应用植物完善空间构架的角度讲,很多园林设计师非常需要高度超过25米的高大乔木来增大空间的体量,而这样的植物种类现在苗圃里面非常少,成品苗就更少。当前的园林植物造景中青睐季相变化明显的树种,而这一点在目前的苗木生产中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从园林设计的角度看,设计师更愿意使用能够呈现“春景秋色”变化的植物品种。从体现地方特色的角度讲,我们的园林设计越来越强调体现场地的地域性和独特性,这就必然需要大量具有地方特色的树种,而从全国的苗木生产情况看,我们的苗圃恰恰面临着品种单一,乡土植物品种缺乏的问题。一些生产技术不难、又有相当适应性的乡土树种却很难买到。
再次,植物是野生动物的生存基础,目前,规划设计师们不仅强调要以人为本,也非常强调要给动物也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而实现的主要手段就是建造适当的植物群落。而这个群落里面,一定就会有可以给小动物提供食物的植物,吸引鸟类筑巢的植物等等。我们的苗木生产者一方面一定要知道在一个地区到底什么样的植物可以有这样的功能,从而确定自己的生产目标.
育苗是基础,应用是目的,只有卖出苗木,苗圃生产者才有收入。苗木能否卖得出去,主要取决于苗木在景观绿化中能否被应用上。苗圃生产者不仅要在苗木培育管理上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更重要的是走出苗圃,走向城市,参观考察园林绿化景观规划,在苗木应用中观察学习,从中找出自己苗圃生产中的差距和问题。
当前,结合城市绿化建设,在苗圃育苗生产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培育全冠或半冠大规格苗木。由于城市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要求工程竣工后,马上投入运行,园林景观能立刻见到效果才行,因此全冠或半冠大规格苗木在工程中比较受欢迎。此类苗木起苗时,要提前2年断根并进行适当修枝,故苗圃生产者要提前进行规划。
二、适当培育一部分容器大苗。当前的工程建筑项目竣工后需要接着进行绿化施工,而建筑项目不可能都赶到春季竣工,因此绿化工程反季节施工较多,采用容器苗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快速体现绿化效果的重要手段。
三、培育抗性强、适应性广、养护成本低的苗木。用于城市绿化的树种,要适应城市的立地条件。城市的空气相对干燥,昼夜温差小,环境污染较重,光照较弱,而且土壤板结、透气性差、肥力差。在城市园林绿化中,不可能为了栽活一棵树或者让某一树种正常生长而改造城市的环境,使城市的立地条件适应该树种的生态特性,因此那些抗寒耐热、抗旱耐湿、抗病虫耐污染的树种在城市绿化中就占有一定优势。建议苗圃在选择树种的时候,着重培育一些耐干旱、节水的苗木,使其适应城市环境条件的需要。
四、培育非常规树种、品种的苗木。不要争着上热门苗木,可以改变策略攻冷门。几年前,杨树苗一哄而上,法桐的大面积培育,紫叶李、美人梅等彩叶树种几乎每个苗圃有。但是,再热门的苗木生产过多,也会造成互相压价,这种现象苗圃生产者要引以为戒。春天开花的树种的确俏销,但一年两季、三季开花的树种观赏效果更好。大自然造就了万物生长,科学的发展观需要我们培育多样性的品种,以适应在多种自然环境的生长。因此,苗圃生产者可以尝试从事稀有苗木的生产,如观赏果树中的木瓜、海棠、山楂、石榴、柿等;观赏竹类的淡竹、紫竹、金镶玉竹、刚竹、罗汉竹等;藤本攀援植物中多花蔷薇、爬山虎、五叶地锦、凌霄、常春藤、爬行卫矛、红花忍冬、络石等;地被植物中的紫叶矮樱、绣线菊、红王子锦带、矮牵牛、三色堇、景天、紫露草、石竹、福禄考、萱草、金叶莸、醉鱼草等;水生植物中千屈菜、荷花、睡莲、水葱、花叶芦竹、水芹、再力花、梭鱼草和屋顶绿化常用的佛甲草等。这些花木品种目前在苗圃中培育的比较少,将来需求会逐渐增加。
五、苗木规格与培育密度要适合城市应用。一般说来,大乔木胸径为7厘米~9厘米和10厘米~16厘米,中乔木5厘米~6厘米和8厘米左右,小乔木2.5厘米~3厘米和4厘米左右,没必要培育再大规格的。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大规格苗木培育前期可在苗圃地内套种地被、花灌木。如果培育胸径12厘米以上的大规格乔木,可分两个阶段进行。开始按每亩222株的密度栽培,等培育到胸径7厘米以上后,可隔行卖掉一半苗木,然后剩下的继续培育。
六、外来品种苗木的培育要谨慎行事。在引进外来物种进行大面积推广前,国家规定必须经过评估论证、引种评审、隔离试种、驯化试验、鉴定认定和严格检疫等一系列过程。前几年,一些苗圃引进了不少外来树种,大部分未经正规渠道,有些树种不适应我国生态环境;有些还带有传染性病虫害;有些树种虽然表现较好,但适应生长的范围较窄;有些树种观赏价值确实较高,但栽培水平要求高,栽培成功的工程大苗较少,因此价格也较高,工程上应用也少。由此看来,规模较小苗圃应慎重发展新品种,经济实力较强的苗圃可选择优良的外来树种从事专业生产。
绿化苗木价格是每个生产者都关心的问题,根据多年园林绿化苗木生产、营销来看,苗木价格的构成因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苗木的珍贵程度
苗木同样有审美情趣和文化背景,审美情趣愈高,传统栽培愈久,其价位往往较高,如罗汉松、银杏、桂花等树种。特别是大树,古朴苍劲,富有浓厚的文化韵味和内涵,是园林植物造景中的精品。
二、苗木的树体特征
苗木的树体特征,主要包括苗木的干径大小、冠围丰满程度和大小、树木长势以及枝条生长情况和树木健康状况等。
三、苗木自身的生长速度
园林树木可分为慢生和速生树种。生长速度慢,生长周期长,价格较高,如大中型罗汉松、桂花、松柏类树木。生长速度快,生产周期相应较短,则价格较低,如木芙蓉、天竺桂等。
四、苗木的繁殖方法和繁殖材料的来源
苗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嫁接、分株和扦插等方法。如果一种苗木主要以扦插方法进行繁殖,且成活率很高,则价格肯定会走低。
五、苗木的生熟
生树是指异地树木,以及一直在原生地生长和多年(至少5年以上)未进行翻植的树木。此类树木一旦移植至绿化工地栽植,死亡率较高。熟树是指在本地且经过苗圃培育的、反复移植或多次作过断根处理的树林,因其须根发达、土球紧实,移植成活率很高。同一规格,同一长势的同一树种,因生熟有异,价位相差一般较大。
六、绿化工程对苗木的特殊要求
因规划设计方案不同,树木的配置千差万别,其中自然式绿地的树木配置情况有时非常特殊,它要求树木的姿态、长势独特,一地一景,避免重复。目前,园林苗圃地生产的苗木,多以同规格、同形态为多,生产方和需货方很难合拍,这就给个别在姿态和长势上奇特的树木留下了较多的高价位空间。
近几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北京申奥成功及各大中小城市绿化速度及质量的提高,大川大河治理,天保、长防、退耕等六大林业工程全面启动,各种规格的园林绿化苗木将继续走俏,价格会继续上升,园林绿化苗木正面临发展良机。
参考文章:
全民参与积极打造生态园林城市 东北网
小规格造林苗木将出现短缺 园林在线
全国下半年苗木市场将持续走红 中国苗木网
苗木质量要提高,关键技术需盯牢 农业农村信息网
从园林设计角度看苗木生产 园林在线
苗圃育苗要有的放矢 城市规划网
搞苗木也要跟上流行趋势 中国农业网
哪些因素影响苗木价格 中国农业网
城市园林绿化要突出”六化” 中国建设报
种植户突围:零星土地抱成团! 成都日报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