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明荣:新汽车时代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2024-10-22 10:00:17
朱明荣 朱明荣,中国人才研究会汽车人才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秘书长。曾荣获“全国人事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国汽车行业改革开放三十年杰出人物”“嘉定最美老干部”等称号。开创汽车人才研究,且卓有建树。主编《中国汽车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探索》与《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与汽车大学生培养研究》;参与编著《汽车创新与人才战略》《中国汽车科技人才发展报告》《中国汽车产业中长期人才发展研究》等书,在汽车类、人才类主流媒体发表具有影响力的汽车人才相关文章30多篇。 朱明荣认为,当前校企合作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合作稳定性差,很多合作成为短期行为;缺乏深入的合作内容和机制,很多合作流于表面;还有很多体制机制的瓶颈未突破。 通过调研发现,某些企业在高校招聘的大学生三年内离职率高达70%,而应届大学生招聘到企业后,能够立即上手胜任工作的仅占10%。70%的高离职率和10%的低应用率,说明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企业或产业发展的需求。 以下内容有删节。 华汽研究院:我们应如何理解“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汽车人才工作提出的新要求?能否探讨新质生产力人才的特征? 朱明荣:汽车产业的新质生产力发展,意味着利用高科技或新型生产力要素,推动汽车产业的深度转型升级,从而催生新的人才、技术、产品、商业模式和供应链整合。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人民日报特别报道了重庆赛力斯汽车超级工厂的成就,该工厂每分钟下线两台新能源汽车,超过3000台机器人智能协同,实现了关键工序的100%自动化,并运用高质量自动化测试技术,实现了100%的质量监测追溯。 从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实践来看,电动化和智能化是新质生产力在汽车产业落地的两大关键。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我们从新劳动者、新劳动资料、新劳动对象的角度,重新审视汽车人才工作的新要求。赛力斯超级工厂的员工虽然数量不多,但他们却是关键的少数,是新型的智能型劳动者。 “发展新质生产力”对汽车人才工作的新要求,我们认为主要是新质生产力人才的培养、科技创新突破、变革组织管理。关于新质生产力人才的特征,我们中汽人与科锐国际合作制定了一个“汽车行业新质生产力人才能力模型”。这个模型展示了汽车行业新质人才的一些主要的能力特征:一是需要具备复合交叉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熟练掌握并运用新技术与新工具的通用知识技能,二是拥有持续创新能力、跨界融合能力、自驱学习能力以及全球化视野等一系列综合能力。 华汽研究院: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扮演什么角色?校企合作的优势和挑战有哪些? 朱明荣:校企合作的内涵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定制化的人才培养,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教材开发,或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提前培养和选拔潜在员工,如许多校企合作单位开设的订单班;二是企业向学校提供实践平台,帮助学生提升工程实践能力;三是资源共享,包括师资教学力量、企业技术设备、行业经验等的合作共赢;四是产学研合作,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发科研项目;五是人才供需对接,搭建从学校到企业的优先输送通道。 在一定程度上,校企合作若做得好,可以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推动产教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与商业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当前校企合作面临很多挑战,比如合作稳定性差,很多合作成为短期行为;缺乏深入的合作内容和机制,很多合作流于表面;还有很多体制机制的瓶颈未突破,总体来说,目前汽车行业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大多处于偶发性、碎片化的状态,未形成比较广泛、成体系的合作机制。 我们调研发现,企业与院校之间存在相互抱怨的现象。企业抱怨学校培养的人才不合格,学校则认为企业在培养人才方面不给力。这一调研数据令人震惊,例如,某些企业在高校招聘的大学生三年内离职率高达70%,而应届大学生招聘到企业后,能够立即上手胜任工作的仅占10%。70%的高离职率和10%的低应用率,说明校企合作在培养人才方面还远远跟不上企业或产业发展的需求。 现在国家对校企合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是产教融合,强调科技教育人才的一体化发展,这比原来的校企合作有了进一步的升级提升。相比之前的校企合作,未来的产教融合、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我的理解是教育与产业要以推动科技进步、人才发展为目标深度融合,从体制机制改革入手,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这将是一个全面复杂的系统化工程,未来教育改革应该会有更多举措的落地。 华汽研究院:您认为,如何加快存量人才的转型以适应行业变革? 朱明荣:加快存量人才转型的关键在于协同创新、增强内驱力。我举一个例子。 我们之前在调研中发现,许多汽车制造商技能人才标准良莠不齐;更棘手的是,“新四化”变革诞生了不少新工种,这些新工种的界定以及相关人才的转型和培养成为新挑战;此外,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各家企业自主评价的技能人才无法在企业间、地域间互认,不利于技能人才的流动与共享。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依托联合15家车企共同编制了“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汽车行业评价规范”。至2021年,已发布了九大工种的行业标准。然而,企业随后提出了新问题:如何根据这些新标准培养新的人才。为此,我们组织了近200名来自生产制造领域的技术专家,启动了技能人才培训教材的编撰工作。目前,我们已经发布了5本技能人才的教材。 加快存量人才的转型,从企业的角度来看,首先,积极发挥人才培养的主体作用,整合培训资源,采取内部培养为主、外部多种培养方式为辅的存量人才培养方案;其次,要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的工具和方法:升级传统的课程培训方法,充分运用当前的数字化技术。第三,加强对人才职业发展的引导,增强人才的内驱力,帮助人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和目标,加快知识更新;强化个人学习力、思考力和自驱力,努力成为创新型的汽车人。 以汽车研发设计人才为例,过去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才只需了解汽车底盘、发动机、电子电器造型设计即可,但现在已不足够。他们还必须掌握制造新材料、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一系列知识和技能。研究表明,这类人才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增加和提升50%至70%,否则将面临淘汰。目前,许多企业大量裁员,除了与经济下行、企业降本增效有关外,首先裁掉的是无法胜任的员工。企业裁员的关键是人太多,而关键的人太少。 华汽研究院:在您看来,增量人才如何适应行业转型?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向主要有哪些? 朱明荣:增量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八个字:学科改革、产教融合。在学科改革方面,我们建议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将车辆工程升级为一级交叉学科,以解决高校人才在汽车“新四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上面临的难题。这虽然听起来不错,但实际操作起来很难。 同时,行业组织要牵头做好人才研究,梳理相关人才的知识技能需求,组织院校和龙头企业等成立产教融合的校企合作联盟,如“新汽车人才教学指导委员会”“新汽车人才培养专家委员会”等,其中来自产业界专家数量应不低于50%,统筹推进新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建设,充分发挥汽车相关学科专家和产业专家在新汽车人才培养体系中的引领作用。 院校应聚焦汽车新四化发展,积极探索车辆工程交叉学科建设新模式,如增加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全面提升汽车人才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行业人才培养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数智时代教育的新使命。 从产教融合方面来说,一是师资融合,强化师资力量。进一步从国家层面改革高校的体制机制,打通与企业的人才流动壁垒,吸引有企业从业经验的人才加盟院校,打造适配产业发展的教学模式和教师队伍;进一步推广“双师制”,创新各种有利于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在校任职、短期任职、授课的机制。 二是培养融合,人才培养前置。行业应该搭建校企交流平台,以新汽车人才培养体系和标准建设为指引,通过联合参与教材更新修订、动态迭代课程内容等方式,使企业的人才培养前置到高校阶段,让人才更符合产业和企业需求。 三是实训融合,提升工程能力。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牵头建立校企联合的合作机制,或众筹成立校企多方合作的科研平台,通过项目共建等方式使产学研深度融合,提高人才的工程实践能力,我认为也很重要。例如,加大力度举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牵头组织的大学生方程式大赛等类似的技术交流赛事,在实践中为行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所以,学科改革与升级、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是目前高校正在探索的两大方向。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必须看到我国教育的底层逻辑也在发生变化,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重心转向产教,高等教育也在强调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在这种形势下,近两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产业部门推出了不少政策举措,如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区域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等。但我希望这些政策举措能够扎扎实实地推进。据我们调查研究,有些地方和企业流于形式,挂个牌子、开个会,热闹一阵后便无下文。既然国家出台了这些好的政策举措,希望能够认真务实创新推进,真正提升人才培养的能力。 华汽研究院:您可否分析一下国内外汽车行业人才培养的成功案例,对当前汽车行业人才工作的启示? 朱明荣:中国一直在借鉴德国汽车工程师的双元制教育模式。首先,该模式的核心在于双元制教育,学生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在企业接受实践培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其次,德国拥有严格的考核体系,其教育注重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培养出的人才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素养。第三,企业深度参与,不仅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还参与制定教育标准和考核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高度契合。 近年来,随着国内产业的发展和教学改革,国内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湖南大学的“未来能源与动力创新实验班”,是项目贯通式深度产教融合教学体系改革的典范。该项目由原康明斯副总裁彭立新教授主导,他是一位海外归来的专家,在母校的支持下,创立了一个定制化的产教融合一体的实验班,有效解决了学生重成绩轻能力、教师重科研轻教学以及教材过时等三大矛盾。改革举措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课程改革,改变过去长期固化的课程设置,强化数学、数字仿真等内容学习,减少不必要的课程和总学分,让学生腾出精力锻炼更重要的能力;二是校企合作,学生充分理解行业和企业的最新需求,提高学习热情;三是项目贯通:用“新能源制取与动力”相关工程项目贯通本科全课程,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能跑起来的新能源汽车,将基础知识学习和工程能力培养有机统一。改革目标:激发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实现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的统一,为行业输送有知识、有思想、有热情、有系统构架思维和创新能力、有综合工程管理能力的行业领军人才。 此外,还有重庆理工大学打造“血缘式” 协同育人基地的探索、西安工业大学“五跨”(跨行业、跨学校、跨学院、跨学科、跨专业)平台培育创新人才的实践,都是当前学校结合自身实际进行产教融合改革的成果。 高职院校中也有产教融合的一些典范。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学院办学的定位相当清楚。学院院长是一位很有思想、很有创新理念的人,他认为企业最缺的有三种人,一种是基础人才,生产一线的班组长。二是能够带动劳动岗位创新和改进的技术工程师,三是高端的研发人才。他认为,职业技术学院的定位就是培养基础人才,培养的生产一线的班组长。学院教师去企业就像回家一样,此外他们的教师队伍会经常与企业技术部长、人力资源部部长交流,了解企业技术创新和人才需求变化后,进而改变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这一点,全国80%的高职院校做不到。在校企合作的模式上采用淡旺季交叉合作,车企每年4月份是淡季,安排企业的工程师进高校授课,到了9月份企业旺季,学院会安排学生进工厂,真学真炼。 类似的还有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充分利用地区产业资源,与当地龙头企业合作,先后落地多个产教融合项目,并摸索出一套“双主体、双身份、双场所、双课程、双育人”的“五双”人才培养模式。 这些案例对人才培养的启示,第一是学校定位要清楚,院校想清楚要培养出来什么样的人;第二是以学生为中心,院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做科研也要以培养学生为目的,不能本末颠倒;第三是产教要深度融合,重点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培养的人最终会走向用人单位,成为汽车强国的建设者,因此学校必然要了解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培养出来的学生更契合企业的需要,让企业用得好,留得住。 华汽研究院 作者:王欣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