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消费(汽车消费)

2024-01-25 14:44:00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消费维权上。而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增加,由此产生的用车体验,已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

事实上,这些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前发生在燃油车辆上的质量问题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新能源汽车,为消费者带来的一些“坑”,影响了他们对一些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好感。

智能科技引发的用车烦恼

不得不说,汽车新四化趋势,让以前科幻大片里看到的智能汽车成为现实车辆的标准。不过,智能科技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车辆问题,比如中控大屏黑屏、卡顿等。不过就严重性,比较典型就特斯拉的“刹车门事件”。

2021年2月21日,河南张女士在驾驶特斯拉准备减速时,突然发现刹车失灵,导致连撞两车。在经过与厂家多次协商无果后,张女士在2021上海国际车展维权,从而轰动一时。

张女士的维权尚未得到彻底解决的时候,关于特斯拉刹车失灵的事故多次出现在国内外报道中,其中最近的一起就是今年2月份,浙江温州发生一起特斯拉追尾车祸,该事故造成一死一伤三车受损。而从网络上流传的当天视频来看,该车在事故发生前全程没有刹车迹象。因此,有网友怀疑事故可能与特斯拉车辆刹车失灵有关。

尽管特斯拉刹车失灵引发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但厂家却一直没有承认车辆问题,而将事故原因归于车主错误操作。

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智能技术在车辆上的广泛运用,引发用车的新思考。相对于传统燃油车发生质量问题,在鉴定上相对简单明朗,那么对于智能汽车来说,却是一个新挑战。

比如针对特斯拉刹车失灵的质疑,尽管已发生了多起人员伤亡事故,但厂家与消费者却各执一词,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事故发生原因不好鉴别。事故车辆的运行数据只能在厂家后台中才能看到,并且以机密为由不对外公开。难不成用户自己在刹车踏板旁边安装一个摄像头,以便随时保存证据?

由此可见,智能汽车安全及评测鉴定,既需要厂家在技术上进一步完善,也需要相关部门尽早出台相关管理办法,以助于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能够获得公平客观的结果。

宣传续航参数虚标依然存在

前两年纯电动车的续航虚标曾遭到消费者质疑,而这种现象依然存在,造成消费者对整体电动车市场失望。

去年12月份,家住章丘的彭女士花4万多元钱购买了一辆雷丁芒果电动汽车,电池续航为185公里。提车当天,电量显示还能行驶150公里,谁知在半路上,电量下降非常快,距离彭女士家不到10公里的地方,车辆彻底趴窝了。

从销售店到彭女士家中仅60公里,按照出发时续航计算,续航绰绰有余,而实际的续航却大打折扣。更令人不解的是车辆已经不能启动了,但车辆续航显示还能行驶27公里。

对于消费者来说,厂家宣传的续航里程与实际续航存在一定范围的差别,大家尚可以理解,但是像雷丁芒果电动汽车这样如此之大的续航差异,那就说不过去了。

另外,购买电动车的用户,在不同季节用车时也会体验到续航的水分 。比如气温气温较低时,电池电量下降太快,续航往往不及续航参数的一半。

当然,电动车在冬季行驶过程中,因为温度原因续航下降过快,消费者也能接受。但凡事总要有个度,像这种实际续航远远低于宣传数据,那就是虚假宣传了。

在这方面,除了厂家要拿出诚意,除了在产品技术上进行升级,以提高纯电动车的综合续航外,同时在宣传上也要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要为了卖车就在产品参数上糊弄消费者,让他们的用车体验也随着续航打折扣。

终身质保的承诺能相信吗?

近几年,随着厂家在产品质量上的提升后,车辆质保期也逐年延长,不过像奇瑞、红旗、领克等品牌推出终身质保的车企还是不多见,可见厂家对产品的放心。

表面上看,终身质保汽车消费服务升级的一个趋势,对终端销量以及品牌口碑有了一定助力提升。不过,消费者在购车时还是要多加思考一个问题:厂家如何兑现终身质保。

首先,终身质保受一些条款约束。从厂家官方解释来看“全系车型发动机终身质保”并非指发动机的全部,而是针对发动机本体所有零部件,不包括易损件/特殊件,也不包括增压器、空调压缩机、发动机起动机、助力油泵、油轨等附件以及支架。

其次,享受质保要满足五个条件,比如仅限首任车主;按照车辆使用说明书的相关规定,车辆必须每隔6个月或5000公里里程数保养,并有完整的记录;车辆仅限非营运车辆如私家车、公务车,如车辆性质变更后不再享受权益;用不当或出现重大事故导致发动机损坏的车辆不再享受权益;私自改装发动机如油改气、油改电,也将不再享受权益。

从前面条款来看,终身质保要满足厂家规定的先决条件,如果没有按“规则”行事,终身质保不一定能享受到。除此之外,作为消费者还会遇到一个尴尬问题,那就是车辆还没行驶几年,却发现找不到厂家了。

日前,作为威马车主王女士就遭遇了类似问题,自己购买的威马汽车还不到三年时间,维修保养时却被告知配件无货。同时,更让她担心的是目前威马汽车工厂已经处于停工状态,如果企业不能恢复正常生产,日后又如何兑现厂家终身质保的服务呢?

其实,与王女士有同样疑虑的消费者不在少数。这几年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一些表现不佳的品牌车企遭遇停产、重组,由此一来厂家曾经的承诺就成了一句空话。

因此,消费者在购车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要综合衡量对比,从而选择有实力有发展的品牌,而不是一昧听销售人员忽悠,到时真是会遇到修车时找不到人了。

在《车壹圈》看来:市场竞争的白热化,加速车企品牌在产品、服务等方面升级,因此相比前些年,消费者的用户体验感得到不小的提高。

不过,针对新能源汽车消费,大家还是三思而行。除了会遭遇一些新技术上的售后难题,还有要综合考虑车企在产品一致性与服务保障方面,是否能做到言行一致。

另外,对于车企来说,服务做得好不好,不仅仅靠口头承诺,而要拿出实打实的诚意和可行的措施。在造车新势力领域,蔚来汽车做得比较靠谱,比如在全国巨资建立换电站,极大地方便了消费者的用车体验,这才是良心厂家该做的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壹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受各种因素影响,自2018年以来,我国的汽车行业遭遇一定动荡,并且今年在疫情的影响之下,汽车行业短期内也遭受“重创”。据相关数据统计,今年1—2月,汽车销售下降了37%。为抑制汽车销量继续下滑,国家有关部门和车企相继出台救市政策,3月份的汽车销量也已有了回暖迹象。

据了解,为了提振经济,加快汽车行业发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八大举措:一是促进汽车限购向引导使用政策转变;二是支持购置使用新能源汽车;三是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四是鼓励实施汽车以旧换新;五是推动农村车辆消费升级;六是加快更新城市公共领域用车;七是推动取消皮卡进城的限制;八是加强城市停车场和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设施的建设。

近日,国家又确定了三大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包括将新能源汽车购置补贴和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2年。北京市也发布了相关方案,对2021年12月31日前报废或转出国三排放老旧机动车的车主予以政府补助。

为响应国家号召,多地政府也相继出台具体应对措施。在限购方面,杭州市3月25日宣布一次性增加2万个小客车指标;广州市3月20日宣布增加5万个中小客车增量指标额度;深圳宣布2020年将增加投放普通小汽车增量指标4万个;上海市虽然暂时没有公布相应政策,但购车指标已悄然回弹;北京市此前也闹出了“增10万个购车指标”的乌龙事件,似乎已有苗头。

而在购车补贴方面,目前也已有超过10个地方政策发布了相应措施。吉林长春此前宣布,每辆给予购车价格3%的一次性补助,最高不超过4000元;浙江宁波宣布,给予每辆车一次性让利5000元,但每家车企只有6000辆的名额;河南郑州日前宣布,在本市每销售1台则给予生产企业3000元补助;广州市此前宣布,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每车1万元综合性补贴,对置换或报废二手车的消费者,每辆给予3000元补助。

此外,还有湖南长沙、湖南湘潭、广东佛山、广东珠海、重庆市、江西南昌等等城市都相继发布了相应的购车补贴政策。

当然,除了政府的努力,车企们也在“自救”。在国家促进汽车消费政策发布后,BEIJING汽车第一时间响应,推出“国III换新3分钟”置换政策,在北京政府补贴之外,提供至高47000元的换新补贴,并推出一站式换新服务,只需3分钟即可完成国III换新。

广汽集团也宣布,在政府补贴的基础上对不同车型再加码补贴8000-36000元不等,补贴范围涵盖广汽传祺、广汽新能源、广汽本田、广汽丰田、广汽菲克、广汽三菱等旗下所有品牌在内的各主要车型,广汽传祺更是宣布买车可赠送粤A牌。

在各方的努力之下,我们终于也看到了一点点回暖迹象。据上汽通用五菱公布数据显示,其1月份的销量只有8万辆,同比下跌42%,2月份市场全面暴跌,不过五菱却率先复工复产,制造口罩以及相关防疫设备,为抵抗疫情冲在了第一线,3月随着疫情好转,上汽通用五菱销量一举突破13万辆,或将成为复工最快、销量最高的车企。

韩国最大的两家汽车制造商现代汽车和起亚汽车近日也表示,由于积极的营销活动,它们3月份在中国的销售好于预期。

本田近日也发布了2020年3月在华终端汽车销量,随着国内疫情的明显好转,本田在华销量也逐步开始回暖。根据数据显示,2020年3月本田在华的终端销量总计60441辆,同比下降50%,下降幅度与2月相比有所收窄。东风本田作为湖北武汉的本土品牌,实属不易。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也表示,从构成汽车消费指数得分指数来看,3月份需求分指数为83.7,较上月大幅上升,4月各地各行业有序复产复工,疫情促进无车家庭购车,此外各地政府出台相关补贴政策促进汽车消费,预计4月汽车销量会继续有所提升。

车神探有话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球的汽车企业都遭受了严重影响,相比海外车企大规模停摆来说,国内车市已经有明显回暖迹象。可以说,中国车企将在未来担当重启全球汽车产业链的重任。相信在国家和车企的共同努力之下,汽车行业会很快“活起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