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四院助力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
2024-10-30 12:00:36
10月30日4时27分,载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起飞,“双神”组合再次出征太空。约10分钟后,长二F火箭成功将载有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航天员蔡旭哲执行过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宋令东、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王浩泽是我国首位女性航天飞行工程师,是我国第3位飞往太空的女航天员,这是她首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本次任务中,四院多项科技力量护佑神舟十九号成功飞天:承制了“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全部10台发动机、神舟载人飞船舱体密封件等研制生产任务。加上此前研制生产的天舟货运飞船舱体密封件、空间站静密封件和抗静电密封件、航天员舱外航天服手套组件、主气密层等研制,以及“太空厕所”组件、二氧化碳吸附药盘等产品,四院技术和产品涉及载人航天“箭、船、站、服、员”五大系统,为航天员放心巡天、长期在站工作和生活提供安全和生活保障,让驻守在“太空家园”的航天员更安心、放心和舒心。作为中国现役唯一的载人运载火箭,长二F火箭头顶”标志性的形似“避雷针”的装置——火箭逃逸塔,让它成为了长征系列家族中辨识度最高的一款火箭。火箭逃逸系统全部采用固体火箭发动机,它的作用是一旦火箭在发射升空阶段出现危及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能够按照指令立即点火工作,在2秒左右的时间内迅速将载有航天员的飞船舱体带到2-3千米外的安全地带,帮助航天员安全逃生,被形象地称为火箭上的“救生艇”。逃逸系统可以满足低空,高空两种逃逸模式,分别承担从火箭起飞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起飞后120~200秒左右两个时间段内的救生任务。第一阶段为低空逃逸,在火箭起飞前30分钟到起飞后120秒内,飞行高度39千米以下时,如果发生危急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逃逸主发动机会按指令点火工作,配合偏航俯仰控制发动机,像拔萝卜一样,将航天员乘坐的轨道舱、返回舱从火箭整流罩中拖拽到1500~2000米外的安全区域,再通过携带的降落伞减速,安全着陆到地面。第二阶段为高空逃逸,火箭飞行时间 120 秒~200 秒、飞行高度39~110 公里期间,一旦逃逸系统检测出火箭发生了威胁航天员生命安全的重大故障,逃逸系统会自动发出,或者航天员和地面工作人员手动发出逃逸指令,高空逃逸发动机就会点火工作来完成救生任务。而期间如果火箭飞行一切顺利,200秒左右后,高空逃逸发动机会与整流罩一起与箭船分离。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四院研制的火箭逃逸救生系统固体发动机随同长二2F火箭一起;成功完成了多次无人、载人飞行,圆满完成历次发射任务,次次不辱使命。然而,首飞至今,长二F火箭始终保持着100%发射成功率,火箭特有的“救生艇”逃逸救生功能也从未启用过。随着进入空间站运营阶段载人飞船的密集发射状态,四院将充分发挥自身技术优势,不断创新,研制出性能更优、稳定性更好的产品,助力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和空间站建设迈向新高度,为航天强国建设续写新的更大的辉煌。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