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春种一粒粟的粟是什么)

2024-05-04 10:50:50

谷子

“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是指谷子。“春种一粒粟”出自唐代李绅的《悯农二首》。原句为“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国人历来讲究五谷丰登,吃五谷杂粮,《论语》中也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五谷一般指的是稻、黍、稷、麦、菽。是指稻子,主要种植在长江以南。麦子有大麦、小麦、燕麦、黑麦等,秋种夏实,农历四月前后是麦熟季节,五月就到麦收了。是豆类的总称,包括青赤黄白黑各种豆类。“黍稷”是古代中国,特别是黄河流域地区,最主要的两种粮食作物,黍与稷在古代以黏性为区别,《本草纲目》中称“稷与黍一类二种也,黏者为黍,不黏者为稷,稷可做饭,黍可酿酒,犹稻之有粳与糯也。”是比小米稍大、煮熟以后有黏性的一种黄米,因为要在大暑节气下种,故称为黍。稷又称为粟、谷子、小米,秋种夏熟,要经历四时,似四时之祭,故称为稷。“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中的“粟”指的即是谷子,去皮后则称为小米。

原文

悯农二首(其一)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译文

春天只要播下一粒种子,秋天就可收获很多粮食。

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田地,却仍有劳苦农民被饿死。

《悯农二首》一开头,就以“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具体而形象的描绘了丰收,用“种”和“收”赞美了农民的劳动。“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是说,普天之下,没有荒废不种的土地,劳苦农民,仍然要饿死。

李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唐元和元年(806年),进士及第,补国子助教。与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他一生最闪光的部分在于诗歌,他是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新乐府运动的参与者。作有《乐府新题》20首,已佚。著有《悯农》诗两首:“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脍炙人口,妇孺皆知,千古传诵。《全唐诗》存其诗四卷。

“春种一粒粟”中的“粟”指的是什么?

春种一粒粟的粟指的是小米。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唐代诗人李绅这句诗中的粟即谷子,去皮后则称为小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哺育作物。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

粟属禾本科的一种植物。古称稷、粟,亦称粱。一年生草本;秆粗壮、分蘖少,狭长披针形叶片,有明显的中脉和小脉,具有细毛。

穗状圆锥花序;穗长20~30厘米;小穗成簇聚生在三级支梗上,小穗基本有刺毛。每穗结实数百至上千粒,子实极小,径约0.1cm,谷穗一般成熟后金**,卵圆形籽实,粒小多为**。

全文

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大意为春天播种下一粒种子,到了秋天就可以收获很多的粮食。天下没有一块不被耕作的田,可仍然有种田的农夫饿死。

拼音sù

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为圆形或椭圆小粒。北方通称“谷子”,去皮后称“小米”

“春种一粒粟”语出唐代诗人李绅所作的五言古诗《悯农二》。全诗如下: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

简析这是一首揭露社会不平、同情农民疾苦的诗,着重写旧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第一、二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以“春种”“秋收”,概写农民的劳动。从“一粒粟”化为“万颗子”,形象地写出丰收的景象。第三句“四海无闲田”,更写出全国的土地都已开垦,没有一处田地闲置着。此句与前两句的语意互相补充,进而展现出硕果累累,遍地金黄的丰收景象。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出如此巨大的财富,在丰收的年头,照理该丰衣足食了吧?谁知结句却是“农夫犹饿死”。这真是触目惊心!一个“犹”字,发人深思:到底是谁剥夺了劳动成果,陷农民于死地呢?“犹饿死”三字极为深刻地揭露了社会不平,凝聚着诗人强烈的愤慨和真挚的同情。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