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者一号飞船的经历表明,或许人类被困在太阳系了!
2024-11-03 17:00:13
地球已经不再是人类探索的终点站了。只需要一枚火箭,我们便能将人类送入地球的轨道。然而,虽然人类已经能够将脚步踏入太空,我们并没有走得太远。最远的距离,我们也仅到达了月球,约38万公里之遥。月球作为地球的一颗卫星,自然成为了我们探索的首选目标。尽管如此,在月球以外,还有众多的行星以及整个太阳系等待着我们的探寻。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人类本身尚未远行,但我们的科技却已经触及到更远的外太阳系,甚至星际空间。在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NASA)发射了两颗深空探测器——先锋10号和先锋11号,它们分别访问了木星和土星以及它们的卫星。在完成了对这两大行星的探索之后,先锋号探测器并未折返,而是继续向更深远的宇宙进发。到了1983年,NASA确认先锋10号已穿过了海王星的轨道。鉴于当时冥王星位于海王星的轨道之内,先锋10号因此被誉为人类首个脱离太阳系的物体。然而,到了1997年,这两颗探测器均与地球失去了联系,它们就此变成了无用之物,仅作为人类存在过的证明。尽管如此,我们无法确定它们现在何处,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并没有飞出太阳系。要确定太阳系的边界并非易事。通常,我们将太阳系分为内太阳系和外太阳系,其中包含四颗固态行星和四颗气态行星。如此界定的话,先锋号确实飞出了行星系。然而,太阳系的边缘并非如此简单。在海王星之外,还存在着柯伊伯带,这里散布着众多的矮行星和冰冻小天体。如果仅以柯伊伯带作为太阳系的边界,飞出太阳系似乎变得容易许多。然而,在柯伊伯带之外,还存在一个奥尔特云,它像一个椭圆的壳,将整个太阳系包围。奥尔特云的外边缘始于1000个天文单位,止于10000个天文单位。若以奥尔特云的边界来定义太阳系,那么太阳系的半径将达到15000亿公里。以人类现有的速度,飞出这样的太阳系需要数万年的时间。那么,人类是否有可能飞出太阳系呢?实际上,人类目前最远的探测器并非先锋号,而是1977年发射的旅行者1号和2号。这两颗探测器旨在探索外太阳系,它们的任务更加艰巨,性能也更加卓越。得益于这两颗探测器,我们不仅对木星和土星及其卫星进行了详细的探测,还发现了先锋号未曾发现的新现象,例如土卫六的浓厚大气层,木卫二上的间歇泉,等等。旅行者2号还顺道造访了天王星和海王星,这是人类首次对这两颗行星进行探测。至关重要的是,旅行者探测器至今仍与地球保持联系。完成行星探测任务后,两颗探测器继续向太阳系外飞去。旅行者号已经穿越了柯伊伯带,并进入星际空间。据NASA公布,旅行者1号已飞离太阳圈,正式进入星际空间。旅行者2号紧随其后,成为第二个飞离太阳圈的人造物体。这里所指的太阳圈层并非太阳系的边界,而是太阳风的顶层,即太阳风与星际物质相互挤压的界面。这两颗探测器目前仍在奥尔特云之内,属于太阳系的范围。旅行者1号的速度达到17公里每秒,但以这样的速度飞出太阳系,至少需要三万年,飞至邻近的恒星——比邻星,更是需要七万年。这样的时间跨度对于人类来说太过漫长,我们无法等待。因此,我们常常感叹人类无法飞出太阳系,只能尽全力保护地球,毕竟在太阳系内,只有这颗星球适宜居住。然而,也有人认为,人类无法飞出太阳系,仅仅是因为我们的推进技术不够成熟。倘若我们掌握了核聚变技术,研发出核动力飞船,达到光速的2%,飞出太阳系将不再遥不可及。确实,核动力飞船的速度有望达到惊人的2000万公里/小时,甚至更高。届时,飞往比邻星将不会超过200年,尚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甚至,我们未来可能掌握更加先进的推进技术,使我们的飞船速度接近光速,从而在有生之年进行数十万光年的太空旅行。然而,旅行者号在星际空间的探测数据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事实:星际空间并不适宜生命存在。旅行者号携带的宇宙射线仪和太阳风粒子探测器显示,星际空间中的宇宙射线数量和辐射极高,太阳风粒子的数量已近乎为零。宇宙射线主要由高能质子组成,它们诞生于黑洞、超新星等大型天体事件,速度与光速无异,携带的能量巨大。如果人类未来乘坐近光速的飞船进入星际空间,就如同驶入一个巨大的粒子加速器,飞船将不断遭受质子的轰击。即便飞船能够承受这样的辐射,人体却无法耐受。因此,未来的飞船必须具备抵御带电粒子的能力,例如通过在飞船外加装磁场偏转器或将飞船包裹在水中来吸收辐射。此外,接近光速的飞船还会遭遇星际空间中的尘埃粒子撞击,这要求飞船必须足够坚固,能够承受这些撞击。综上所述,人类要想实现飞出太阳系的星际旅行,必须达到接近光速的速度。然而,在宇宙中以接近光速的速度飞行,风险极大。除非我们拥有能够屏蔽带电粒子、耐受撞击的飞船,否则我们无法飞出太阳系,就算能够飞出,也只能到达像比邻星这样的近邻。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