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远:水下考古唤醒沉睡海底的瑰宝

2024-11-07 14:00:25
编者按陆地、山谷、平原、河流、湖泊、港湾、大洋……广袤的四明大地中,无尽的蔚蓝东海下,深埋着弥足珍贵的文物资源,尘封着多姿多彩的历史记忆,蕴藏着悠久灿烂的古代文明。一个个宁波考古人,就像“时光穿梭机”的掌舵人,穿梭于水陆考古现场,唤醒沉睡的珍宝,解码“沉没”的历史,探寻让人心动的海洋文明。今年正值国家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以下简称宁波基地)正式落成开放十周年,中国宁波网推出“宁波考古人”系列报道,走近一线考古人,了解考古的魅力,探寻考古的神秘,感受考古的温度,这也是“蓝色脉动——中华海洋文明探源”全媒体采访活动的续篇。王光远。在电影中,幽深的水底,一艘千年沉船横亘眼前,成群结队的鱼儿在身边游来游去……多么浪漫,多么令人神往。“水下考古可没有这么浪漫,事实上,水下考古充满风险与挑战。除了神秘、惊险和刺激,我们每一次下水,都是生死相托。”昨天,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副院长、有着17年水下考古经历的王光远向记者讲述了他的“水下传奇”。王光远是东北人,2007年从吉林大学考古专业毕业,参加了全国第四期水下考古队员培训,获得了水下考古的“执照”后,就来宁波干起了水下考古。作为全国为数不多的水下考古潜水长之一,王光远这名东北汉子身上总是透着一股憨厚、直爽的劲儿,他那黝黑健康的肤色,正是他常年漂泊于海上、奔波于野外留下的印记。虽然从业者要经过专门的潜水培训,持证上岗,但水下考古工作的艰辛程度令人难以想象。王光远告诉记者,每次下水,都是两个人一组,一个人有危险,另一个人要帮忙救援。在危急情况下,“潜伴”要帮对方供氧、拉绳等。考古队员身上背着的潜水装备重达35公斤,到了海底,要“摸”到记载古代文明的碎片着实不容易。比如,东海海域泥沙多,水中能见度极差。潜水员好像青蛙一样趴在水底,一切靠手来感觉。在王光远刚加入宁波水下考古团队的那几年,他和队友们承担着宁波乃至浙江的水下考古重任,参加了浙江沿海水下文物普查和“小白礁Ⅰ号”、上林湖水域、渔山列岛等一系列水下考古项目。“下海”多年,最令王光远印象深刻的经历发生在2009年“小白礁Ⅰ号”沉船重点调查期间,一枚篆刻着“源合盛记”四字的印章被他发现了。那次发现比较偶然。王光远准备上水(从水下回岸上)时,由于能见度不好,偶然间手上碰到一块硬硬的、方方的东西,不像石头,就顺手拿着上水了。他把这个东西表面的浮泥洗净,发现是个表面锈蚀严重的锡盒,盒里躺着一枚印章。他猜测,这个锡盒可能是船主的印盒。据专家分析,印章上篆刻的“源合盛记”应该是商号的名称,也就是说,当时船上的货物,有可能就是从“源合盛记”这家商号运出的,并据此推测“小白礁Ⅰ号”应该是一艘清代的商船,这对于研究当时的海丝贸易有着重大意义。后来,王光远还多次参加西沙、南沙的水下文化遗产资源调查工作,在“华光礁一号”“南海Ⅰ号”“南澳Ⅰ号”“长江口二号”等全国重要水下考古和中国援非水下考古项目中,都活跃着他的身影。“华光礁一号”南宋沉船位于西沙群岛海域,远离陆地,水下考古发掘工作异常艰苦。他每天早上7点下水,在水下一工作就是六七个小时,由于发掘时间在冬季,海底水温很低,出水后经常冻得手脚发麻、浑身颤抖。经过短暂休息,要马上将出水的船板、瓷器等文物搬运到工作船上进行现场保护、测量描述。晚上,要将一天的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将出水的文物进行电子绘图,不知不觉就工作到了次日凌晨一两点钟。这样的超负荷工作,王光远足足坚持了40多天,最终圆满完成了发掘任务。2012年11月,女儿刚刚满月,王光远便接到国家有关部门通知,远赴非洲,展开对肯尼亚马林迪海域奥美尼角沉船的水下考古调查,这是他和同事兼队友林国聪第二次远赴非洲开展水下考古项目。在非期间的生活和工作异常辛苦,每天都从清晨工作到第二天凌晨,长期经受着海水的浸蚀与烈日的暴晒。尽管辛苦,但王光远觉得值:“这段特别的经历,让我看到文化的交融碰撞,更看到了文明的传承发展。”他们发掘的是一艘16世纪至17世纪运输铜锭、象牙、原木等货物的葡萄牙商贸运输船,比郑和下西洋晚了一个多世纪。“可惜我们发现的不是中国沉船,不然就可以寻找郑和下西洋的宝船遗迹了。”王光远笑着跟记者说。如今,王光远还是常年漂泊在海上,对水下考古的那份热爱仍旧不变。他说:“通过水下考古工作,将‘沉睡’的历史展现在公众面前,这不仅是我们水下考古人肩上沉甸甸的使命,更是我们无上的荣幸与骄傲。”客户端宁波日报记者 黄银凤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