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乡融合发展需要处理好“五大关系”
2024-10-31 09:00:21
□ 彭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新型城镇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和动力。以城镇和产业“双集中”发展为切入点推动新型城镇化,是奋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湖北实践“五个以”的实践体系框架之一。当前,湖北各市州加快推动城市和产业集中高质量发展,实现结构优化、功能完善和品质提升。同时,顺应“产业回迁,人口回流”的趋势性变化,大力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地城镇化和以县域为单元的城乡统筹发展,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要素集约”的目标任务,开展县城就地城镇化和“双集中”发展试点,制定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标准,提升县城建设质量和公共服务水平,出台综合性民生支持政策,形成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坚持系统思维,处理好城镇集中与产业集聚的关系要坚持系统思维,加快形成“以产兴城、以城聚人、以人兴业”的良性循环。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良性互动,以解决“人口不集聚、城镇不集中、产业不集约”问题。通过规划先行,以产业需求定空间设计,为后期产业导入破局。特别是要准确把握新城与中心城区的关系,新城、老城一盘棋谋篇布局,生产布局、生活环境、生态空间一体安排,交通设施与市政设施一体谋划。同时,在“双集中”过程中要“退二进三”,不断完善基础服务业,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扩大消费性服务业,强化公共性服务业;也要引入有生命力的新“二产”,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产业逻辑、招商运营前置,统筹考虑业态更新与环境更新、空间更新、设施更新。综合考虑县城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配套,确保不同功能区之间的互补性和协调性。例如,将商业区、住宅区、产业园区等相互连接,提升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契合度、产业功能与生活功能的融合度,提高县城综合竞争力和吸引力。坚持历史思维,处理好“治当下”与“谋长远”的关系要坚持全面辩证长远的历史眼光,既看当前之“形”,也看长远之“势”。数据表明,我省人口的吸附效应在持续增强。从迁移趋势看,人口加速向中心城区和县城聚集。全省人口迁移呈现梯度转移态势,总体趋势是由乡村向城镇迁移,由城镇向中心城区迁移。当县城人口达到20万时,县城具有明显的集聚效应。20万人口规模以上的县城,更容易吸引周边乡镇村民来县城享受各项公共服务。县城人口不足10万时,不容易形成规模效应。要将人口数量、结构及其变化趋势作为教育发展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首要依据与逻辑起点。当前新生儿数量持续下滑,基础教育学龄人口规模、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由此导致产生了资源总量的供需错位效应、学段之间的梯度衰减效应、城乡区域的两极分化效应。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当前有些城区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就近入学需求。城区学位供不应求与未来可能出现供大于求的矛盾,这是摆在当前教育及其他公共服务战略布局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繁荣县城与振兴乡村的关系要坚持辩证思维,处理好县城发展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从世界城镇化发展规律看,城镇化是人口、产业及其相关经济要素不断集聚的过程,也是一个城乡融合发展的过程。要进一步盘活村庄资源。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在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制度框架下,需要从强调产权界定转向创新产权实施方式,在坚持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前提下,适度放宽对地权实施方式的约束,衔接城乡之间的用地制度,进而提升农村土地与生态资源的市场化价值,让农民实现财产性增收。要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县域经济的本质是乡村经济,但必须跳出乡村谋划乡村振兴。在路径选择上,要做大做强县城。县城的低门槛准入与内在的乡土联系,有助于农民融入城镇并缓解人地关系,既形成县城的聚集经济效应,又盘活农村土地与村落资源。在产业选择上,要在城市产业升级的同时鼓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城乡接合地带与县域产业园区的转移,由此推进城乡产业的融合发展。要推动深化分工。市场化的社会分工,能够有效统筹城乡资源配置,促使城市和乡村在分工合作中形成共生共赢关系。深化城市与乡村系统之间的分工分业,塑造功能区概念,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比较优势,既用城市先进科技、雄厚资本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又用农业高质量的农副产品与要素供给满足城市及居民需求,形成城市与乡村间的功能互补;深化农业农村系统内部的分工分业,拓展传统的产品和要素供给思维,在保障粮食与食品安全的前提下,开发农业农村的人文、社会和康养功能,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传承农耕文明,形成多业态协同发展新格局。坚持创新思维,处理好鼓励良性竞争与促进区域协同的关系要坚持创新思维,处理好鼓励良性竞争与促进区域协同的关系。比如,“武鄂黄黄”产业基础好,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应立足差异化定位、有序化协作、错位布局,聚焦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生命健康等优势产业,共同打造韧性集群,推动产业协同联动。一是逐步形成主链在武汉、配套在都市圈的一体化产业发展格局。以光谷为龙头,沿着光谷科创大走廊不断延链、补链,实现武鄂黄黄共建武汉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不再是鄂州、黄石、黄冈单一承接武汉产业外溢,而是要分工协作、共同布局。二是充分发挥花湖国际机场与天河机场国际航空客货运“双枢纽”作用。鄂黄黄三地城区至花湖国际机场的直线距离,均不超过20公里。打好“双枢纽”这张牌,不仅服务湖北,也要服务整个中部地区,打造内陆出海口,形成电子元器件及生物医药等产品的出口、进口、分装、检验等业务,实现武鄂黄黄区域的产业链增值。三是打造武鄂黄黄核心区一小时通勤圈。打通四市与周边城市市际“瓶颈路”“断头路”,推进区域交通“硬联通”,实现四市互联并网的城市轨道交通。用“一小时通勤圈”带动“一日生活圈”,改变以往就业地即居住地的格局,出台鼓励在武汉就业,在鄂州、黄石、黄冈买房居住的“城市候鸟”,既能缓解大城市高房价和生活成本,又能实现地级市、县级市的集聚发展,带动当地第三产业发展,让烟火气更浓、人气更旺。坚持底线思维,处理好城市空间拓展与严守耕地红线的关系要坚持底线思维,处理好城市空间拓展与严守耕地红线的关系。坚持“向资源存量要发展增量”。采取提高新上工业项目用地容积率低限等新举措促进工业用地利用方式转变,为产业转型提升和高质量发展拓展新空间。推行工业用地“标准地+双信地+定制地”供应模式。在存量土地盘活焕新方面持续“破题”,实现亩均产出效益新突破,规范推进批而未供和闲置土地处置。实施用地“提质增容”行动。将园区内及周边原有工业项目用地,通过收储、置换、调整规划重建等方式进行盘活,推动园区内土地投入集中、要素集聚、用地集约、产出集显。深入推进低效用地再开发,加大政策支持、加强评价考核,完善低效用地调查认定、专项规划年度计划编制与实时管理工作体系。用数字化为土地管理赋能。形成土地批、储、供、用全流程信息化管理链条,实现系统间的关联和数据共享。建设国有建设用地全程跟踪系统、产业用地优化配置决策支持平台,为优化资源配置、实施建设用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社科院分中心研究员)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