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国(武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在汉举办

2024-10-26 14:18:55
2024年10月22日,由中国汽车新锐全媒体联盟主办的“2024中国(武汉)智能与新能源汽车论坛”在武汉理工大学成功举办。本次论坛以“起势”为主题,旨在探讨智能汽车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并为中国智能汽车、新能源汽车的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00余名嘉宾,包括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原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武汉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革武,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魏文清,国家信息中心经济咨询中心总监殷丹,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韩星会等重量级嘉宾。此外,东风汽车、广汽集团、江汽集团等众多知名汽车企业也给予了支持。据了解,2023年,中国汽车产销首次突破3000万辆,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31.6%。今年1—9月,国内汽车产销累计完成2147万辆和2157.1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9%和2.4%。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830万辆,同比增长均超过30%。在汽车产销的结构中,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占全部汽车销量的近40%。姚景源在主旨报告中说到,今年我国前三季度的GDP同比增长4.8%,正处于平稳回升、积极向好的局面,但要稳住我国目前经济总的发展趋势,建立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和金融体系的良性互动,实现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互通、共生共融是非常重要的。他分析到,汽车出口又对整个中国汽车产业升级有着极为重要促进作用,汽车产业作为一个产业链比较长的产业,可以带动上游钢铁、机械制造等,下游的能源、交通、金融、服务等,对国民经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所以下一步,应当顺势而为,进一步鼓励创新,坚持新能源汽车的稳定发展,促内需、扩外需,强化产业链自主可控,构建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加速融入全球市场,持续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高质量发展。魏文清在峰会上作了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助力汽车强国建设的主题报告。他介绍说,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名片,自2015年起连续9年保持世界第一,2023年国内渗透率达到31.6%,占全球销量64.8%。中国汽车制造出口是中国近年来汽车产业主要发展动力之一,其中新能源出口带动作用明显:中国汽车走进欧洲,新能源是主要贡献因素;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新兴细分领域已经成为汽车零部件出海的新亮点;海外制造基地建造加速。当下,国际化窗口已经打开,我国新能源产业已形成一定优势,未来要进一步巩固和提升比较优势,加快本土化布局,保持国际化战略定力,做好长期可持续国际化发展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准备。陈全世在本次论坛上就固态电池技术的发展及商业化应用前景作了专题报告。他指出,固态电池之所以目前没有大规模量产,是因为全固态电池仍存在一些重大技术难点:一是电解质的批量化、低成本化、稳定化合成问题一直未能有效解决;二是固—固界面问题导致的内阻大的问题未得到解决;三是相应的设备、工艺尚未定型。但总体来讲,固态电池的市场前景广阔,他预测,在国家的扶持和推动下,固态电池将在未来几年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逐步实现产业化。殷丹在本次论坛上,作了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发展情况的报告。她将“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和渗透率再次快速提升”的原因概括为以下几点:一是插电技术迭代带来购买价格和使用成本双下降;二是价格战在今年延续,加速新能源车对燃油车的替代;三是以旧换新政策对今年NEV市场起到助推作用;四是NEV发展趋势已深入人心。她估算,2024年NEV乘用车的规模约为1080万辆,渗透率在48%左右。崔东树在本次论坛上作了题为百年巨变—世界汽车与新能源车产业分析的报告。他的报告主要体现了以下四点:一是2024年世界汽车行业总体概况;二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运行情况;三是电动化与智能化推动百年巨变;四是未来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展望。关于出口方面,他提到中国新能源车主要是出口西欧和东南亚市场,近两年西欧和南欧的比利时、西班牙、斯洛文尼亚和英国等发达国家也成为了出口亮点,而今年对巴西等美洲国家出口走强。崔东树认为,出口增长动力与中国汽车产业链韧性强、新能源的出口贡献增大、自主品牌加速出海等因素有显著关系。他强调,中国自主品牌出口已进入新阶段,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的助力下,我国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出口格局,巩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的地位,进一步助推我国汽车高质量发展。此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思路和建议,也为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