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人深情缅怀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 她为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打开窗口

2024-10-23 13:00:11
汪亚琴与94岁的聂华苓合影。 (本版图片均为受访者提供)聂华苓生前照片。刊登聂华苓夫妇返汉之行报道的湖北日报版面图。杨建忠邀请王蒙先生(左)为聂华苓文学馆题写馆名。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农新瑜 通讯员 沈作她,一生经历曲折,精彩传奇。她是著作宏富的作家,还是世界文学交流的开拓者,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重要推动者,被誉为“世界文学组织之母”。她,生于湖北长于湖北,对故乡满怀热爱和眷恋,旅居海外60年仍满口乡音。她,就是祖籍湖北的著名华人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2024年10月21日,这位传奇女作家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享年99岁。消息传来,家乡湖北各界相关人士纷纷表达缅怀和悼念。一生致力推动文学交流享有世界声誉聂华苓祖籍湖北广水,1925年生于宜昌,从小在武汉长大,1964年旅居美国。其文学创作、文学翻译成果丰富,影响深远。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翡翠猫》《一朵小白花》《台湾轶事》,长篇小说《失去的金铃子》《千山外、水长流》《桑青与桃红》,散文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翻译集《百花文集》等。聂华苓最引人瞩目的成就之一,是与丈夫安格尔创办了举世闻名的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自1967年起,该计划为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0多名作家提供了交流学习空间。萧乾、艾青、丁玲、王蒙、冯骥才、汪曾祺、莫言、苏童、迟子建等150多位中国作家,都曾参加爱荷华国际写作计划,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当代中国文坛。1976年,世界各国三百多名作家联合提名安格尔和聂华苓夫妇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聂华苓是少数在文学创作与文学工作上都取得较大成就的作家,她创办的‘国际写作计划’及其运行模式,至今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推广意义。”聂华苓研究学者、武汉轻工大学讲师汪亚琴博士表示。生前多次回湖北对荆楚文学影响巨大作为从湖北走出的文坛大家,聂华苓对家乡情感深厚,对湖北文学影响巨大。聂华苓从小住在汉口两仪街(今洞庭街)。1978年,她首次从国外回到故乡,看到武汉的巨大变化惊喜不已。在回忆录《三生影像》中写道:“我终于回到大江上的家乡了。长江的水和三十年前一样地流,江汉关的钟和三十年前一样地矗立……”1980年5月,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一起,再次重返家乡,在武汉度过了7天开心而难忘的返乡之旅。1987年,聂华苓曾应邀到湖北大学讲座,在当时掀起不小的文学热潮。“聂华苓是我的硕士生导师李恺玲教授就读南京中央大学时的同学,我们师生有幸听她来湖大讲座。当时她一袭蓝色连衣裙,风度翩翩。”湖北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导刘川鄂回忆。在聂华苓的家乡广水,建有聂华苓文学馆。2023年11月6日,该文学馆在广水市印台山文化生态园揭牌开馆,馆内展陈面积约1800平方米,陈列展出聂华苓亲自挑选并捐赠给家乡的照片、图书、文献、实物等近3000件,是展示聂华苓文学成就、收藏聂华苓研究资料最权威的文学馆,馆名由人民艺术家、原文化部部长王蒙题写。青年学者痛惜:本打算庆祝老人百岁生日10月21日下午,得知聂华苓逝世消息后,不少家乡人就于第一时间前往聂华苓文学馆表示悼念。“聂华苓打开了中国文学走向世界之窗,架起了改革开放初期中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她虽已永逝,但她的文学精神已通过各个经纬度的语言,传达给全世界广大读者。”聂华苓文学馆发起创办人、退休干部杨建忠说。“2019年夏我在爱荷华访学,聂华苓先生给了我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离开爱荷华前,已经94岁高龄的老人家一定要请我去餐厅吃饭,那份恩情铭记一生。”曾经在聂华苓身边调研求学3个月的青年学者汪亚琴,听闻聂华苓离世消息,抑制不住心中的悲痛,“本打算年底发表一组文章庆祝老人家100岁生日,不想成了永远的遗憾。”湖北作家任蒙也是广水人,他为家乡走出文坛大家深感自豪,曾写过一篇文章《故乡的聂华苓》。他认为,聂华苓对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贡献是独特的、无可替代的。“去年,聂华苓文学馆在老家建成,开馆仪式上主办方让我题写几句话,我写下了‘聂华苓先生:史诗人生,文学慈母,故乡之光’。”任蒙说。44年前她开心“回娘家”1980年本报报道记录聂华苓夫妇返汉之行湖北日报讯 (记者农新瑜)这是一份发黄的老报纸,上面一篇语言生动、饱含感情的报道,详细记录了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与丈夫保罗·安格尔1980年从美国重返家乡湖北时,在武汉度过的7天开心而难忘的返乡之旅。10月22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相关专家的帮助下找到了这张报纸——1980年5月12日的《湖北日报》第3版。其上刊登的近4000字并配有照片的报道《回娘家——聂华苓夫妇访汉散记》十分醒目,作者是湖北日报记者陈堂明。1980年5月7日至14日,已在国际文坛享有盛誉的聂华苓夫妇重返武汉。此前,1978年她也曾返回过一次武汉,但时间十分短暂。1980年这次回汉,湖北方面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把7天行程安排得紧凑丰富,让聂华苓夫妇既快乐开心又深受感动。报道记载,当年5月7日,著名作家徐迟、碧野前往武汉港口迎接了聂华苓夫妇。朋友重逢在故里,欢声,笑语,撒满了码头一路……在汉7天期间,聂华苓夫妇一行会见亲友,举行了两场报告会,并参观大江书画社、国棉二厂、编钟展览,观看了楚剧、汉剧表演,行程十分丰富。他们所到之处,洋溢着温馨情谊。在一次茶话会上,时任中国作家协会武汉分会主席骆文一见面,就把《长江》丛刊赠给聂华苓。那上面,刊载着她的短篇小说《围城》和《瞿塘峡历险记》。时任省文联副主席程云也把载有聂华苓的短篇小说《高老太太的周末》的刊物《芳草》赠送给她……“在访汉的日子里,聂华苓夫妇时刻都处在激动之中。为了报答故乡人民的情谊,聂华苓告诉记者,她于1978年访华后写的一部作品——观感故国的《三十年后》,将交给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安格尔此次访华写的一首长诗《中国断想》,以后也将由翻译家荒芜翻译,回赠中国人民。这,就是他们对故乡、对中国捧出的热忱的心!”报道中这样深情地写道。湖北学者:“聂华苓生于宜昌而非武汉,她的小名就叫宜生”湖北日报讯 (记者农新瑜)“著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出生地是宜昌,而不是武汉。不知什么原因,一直以来网上及各种文献资料中都弄错了,希望借此机会厘清这个史实。”10月22日,湖北广水市聂华苓文学馆创始人杨建忠对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表示。10月21日,祖籍湖北的华人女作家、翻译家聂华苓在美国爱荷华家中逝世,享年99岁。消息传来,作为聂华苓家乡人的杨建忠,第一时间撰文表达了自己的哀思和怀念。杨建忠是一名退休干部,也是广水著名的“文化义工”和聂华苓研究者,他多年来一直广泛收集研究聂华苓及本地文史资料,积极联络海内外人士,为广水建成聂华苓文学馆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聂华苓的籍贯为湖北应山县(今广水市),老家为应山聂店下湾(现广水市关庙镇聂店村)。但关于聂华苓的出生地,目前查到的绝大多数资料都写为“1925年生于武汉”。对此杨建忠说,这个错误应予纠正,聂华苓出生地应为宜昌。杨建忠说,2018年11月聂华苓的女儿王晓蓝教授到访武汉,他和几位聂氏宗亲陪同,“其间我们与聂华苓先生有过一次电话通话,我在通话中问了她的出生地,她回复说她小时候的名字叫宜生,是在宜昌出生的,十个月大就到了武汉。”“1925年,聂华苓出生于湖北宜昌,小名宜生。不久全家迁往武汉。”聂华苓研究学者、武汉轻工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讲师汪亚琴也对记者如此表示。汪亚琴说,很早以前她根据聂华苓的回忆录《三生影像》中《母亲的自白》里的一段文字“你一岁多时,我们从宜昌回到汉口”,判断聂华苓应该在宜昌出生,而不是大多数文献显示的“武汉”。为了求证这个问题,在美国期间她曾就此事问过聂华苓女士,“她说自己确实出生于宜昌,所以小名叫宜生,弟弟在武汉出生,所以小名叫汉仲。”“聂华苓籍贯湖北广水,1925年生于宜昌,在武汉长大——这才是比较规范正确的提法。”两位研究者表示。
TAGS: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搜索
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