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击的Robotaxi,商业化之路还远吗?
2024-11-12 12:00:46
Robotaxi再次迎来爆发。 以特斯拉Robotaxi原型车Cybercab亮相为节点,整车企业Robotaxi业务相继透露新规划和新进展。 比如,有些曝光了新规划:广汽埃安计划2025年推出Robotaxi,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正式推出Robotaxi;有些与自动驾驶企业合作:北汽新能源与小马智行合作,极越汽车在2026—2027年与百度Apollo共同打造Robotaxi;有些则对自动驾驶企业进行投资,如广汽集团全资子公司拟2700万美元投资小马智行等。 图片北汽集团 上述事例是Robotaxi大热当下的行业缩影。目前,端到端技术正助力高阶智驾加速落地。作为L4级自动驾驶技术落地的关键场景,Robotaxi的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翻越”政策法规、成本、安全这几座大山,车企对构建Robotaxi产业生态发挥了关键作用。研究院分析师指出,车企作为核心力量,结合自动驾驶公司和出行服务商的合作模式,正成为加速Robotaxi市场化的关键。如今,随着Robotaxi大热,“金三角”的含金量在持续上升。 Robotaxi成关键“棋子” 赛力斯平台技术体系副总裁刘宗成曾提到,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的相关数据,新能源用户对智驾的需求度在持续提升。具体来看,认为智驾有必要的新能源用户占比在2022年为57%,而在2024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1%。 在行业人士看来,从技术演变角度来说,目前智驾等级已提升至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临界点”。因此,在新能源汽车竞争下半场,Robotaxi成为车企布局的关键。 据悉,特斯拉发布的名为Cybercab的Robotaxi,仅有两座,采用蝶翼式车门,没有方向盘、油门和刹车板,完全依赖特斯拉的FSD。而根据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AI科技日上公布的小鹏智驾L4进展,小鹏的专项系统有可能取消方向盘,从原来必选变为可选,用户可根据需要进行隐藏或使用。另外,针对L4会研发Ultra车型,Ultra车型将面向全球开发,为Robotaxi服务。 而在11月2日,小马智行与北汽新能源举行了L4无人驾驶车型开发技术合作签约仪式。双方将基于极狐阿尔法T5车型和小马智行第七代自动驾驶软硬件系统方案,合作研发全无人Robotaxi车型。目前,已围绕自动驾驶车规级套件研发、车型生产、底盘冗余安全设计、座舱体验创新等方面开启技术攻坚,计划在2025年完成并推出首批极狐阿尔法T5 Robotaxi车型。 图片北汽集团 广汽埃安总经理古惠南也曾公开表示,初步计划明年推出L4级Robotaxi。他认为,现在很多在马路上跑的Robotaxi都是路测,而埃安计划明年大规模推出Robotaxi。据悉,广汽埃安与滴滴出行成立了合资公司,2025年推出首款商业化L4车型,并且联手英伟达、德赛西威,在软硬件深度协同合作基础上,共同打造L4级量产车。古惠南更是表示广汽埃安将成为首个将L4规模化前装量产的品牌。 值得注意的是,车企对Rootaxi的态度并不都是狂热。在今年7月份举行的NIO IN 2024蔚来创新科技日上,蔚来创始人李斌就曾表示,智能驾驶的核心目标是解放用户的精力并减少交通事故。然而,对于Robotaxi这一商业模式,他持保留态度,并明确表示蔚来坚决不会涉足这一领域。 据媒体报道,理想汽车联合创始人马东辉此前也对大热中的Robotaxi发表看法。他认为,当L4级自动驾驶实现后,网约车和出租车的需求会大幅下降,这个市场还需要更长的时间去洞察。意思是,Robotaxi的前景未必好。 商业化土壤渐沃 古惠南表示,自动驾驶迎来高速发展期的背后,离不开以下四方面的加持:一是芯片算力在不断提升,且成本在不断下降;二是人工智能算法Transformer突破性应用,大模型在智驾领域应用;三是工信部、公安部等部门联合发布了L3首批准入法规;三是多城市均设立了自动驾驶测试区域。 具体来看,在成本方面,Apollo第三期无人车选用的进口主激光雷达,成本高达40多万元,如今的国产激光雷达,价格已经下降到10000元以内。这也带动了Robotaxi整车价格的下降。此前,马斯克称CyberCab的成本将低于3万美元,交通成本约为0.2美元/英里,预计于2026年开始生产。根据公开报道,第六代百度Apollo无人车将于2024年投放,搭载第六代智能化系统解决方案,整车成本相较上代降低60%,售价为20.46万元,几乎和特斯拉的Cybercab一致。 随着不少地区相继开展智能网联汽车测试,Robotaxi服务范围也在不断扩大。拿北京来说,北京南站、丰台站、朝阳站、清河站、城市副中心站等五个重点铁路枢纽客站及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五站两场”接驳,是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扩区建设打造的重点场景。目前,大兴机场已开放常态化自动驾驶接驳,来自萝卜运力、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安途智行等4家公司的40辆车,累计测试里程超22万公里。 图片北京亦庄 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已有51个城市出台自动驾驶试点示范政策,其中,武汉、北京、重庆、深圳、广州、杭州、上海等七座城市向多家企业发放了无人车资质,先后进入全无人商业化试点阶段。 前期的示范能够在路线规划、政策开放与车辆监管等方面,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可复制推广的协同管理模式,为后续企业参与场景建设奠定基础。地方政府也在积极推动自动驾驶政策法规“先行先试”。2022年8月1日起,《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生效,深圳开始允许无人驾驶的完全自动驾驶汽车上路行驶。据悉,北京市正在推动《北京市自动驾驶汽车条例》立法工作,已于今年9月通过一读,今年年底力争能够完成,到明年争取能够实施。 此外,对于目前行业颇具争议的技术路线,研究院分析师指出,在无人驾驶技术的探索与应用中,多种技术路线将长期共存。激光雷达、视觉识别等技术各有优势,适用于不同场景和需求。随着技术进步和市场变化,这些技术将继续相互竞争、补充,推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 “金三角”含金量在持续上升 近段时间来,芯片企业黑芝麻智能、地平线,自动驾驶企业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等接连上市,为技术变革与商业化发展埋下了伏笔。对Robotaxi持保留态度的李斌,也不否认其在技术层面的进步。 毫无以为,在技术方面,目前自动驾驶已发展到L4级别,然而,大规模商业化仍然停留在L2级别。技术水平是自动驾驶公司在竞争中胜出的重要因素,商业化则是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 目前,为推动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形成了由“车企+自动驾驶企业+运营商”形成的三方合作模式。在这一模式中,自动驾驶企业提供Robotaxi的软硬件解决方案,OEM负责整车的量产,而运营商则提供服务场景。 以小马智行为例,目前已经构建了包括“小马+吉利+曹操出行”、“小马+广汽+如祺出行”和“小马+上汽+享道出行”在内的多个生态闭环合作模式。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与小马智行的合作也是在Robotaxi的商业模式下进行,由北汽新能源负责车辆生产,小马智行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 事实上,“金三角”的运行模式早在几年前就已开始。比如Momenta+上汽+享道出行。如今来看,这一模式的含金量还在继续上升。值得注意的是,北汽新能源与小马智行的合作也是在Robotaxi的商业模式下进行,由北汽新能源负责车辆生产,小马智行提供自动驾驶技术解决方案。滴滴自动驾驶获得了2.98亿美元C轮融资,由广汽领投,加速首款Robotaxi量产车落地。 此前,滴滴自动驾驶与广汽埃安成立了合资公司—广州安滴科技有限公司。广汽埃安副总经理张雄表示,与滴滴自动驾驶成立合资公司,不仅率先探索出行业首个L4商业化路线,构建了全球首个“技术+智造+运营”L4商业生态闭环,同时还能通过L4规模化量产进一步降低相关技术成本,为高阶智驾技术的推广与应用铺平道路。 图片滴滴自动驾驶 “随着车企、自动驾驶、运营平台‘金三角’模式基本确立,运营效率优化也促使Robotaxi单位服务成本逐步下降。”研究院分析师指出,“这一协同效应不仅推动了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还为未来出行方式带来了革命性变化,预示着一个更加智能、便捷的出行时代即将到来。” 不过,李斌也指出,Robotaxi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如交通量的问题。一座城市能容纳的运营车辆数量是有限的,无论这些车辆是否有人驾驶。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一点:Robotaxi永远不会成为一个像软件或云服务那样可以无边界扩展的生意。 目前来看,政策法规、成本、安全这几座大山的阻碍在一步步移除。有行业人士认为,Robotaxi全面商业化落地的时间,一定会比行业和消费者预期的更早到来。这场极具想象力的技术变革带来的影响,还需要给予足够的耐心来等待。
声明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